111、第一百一十三章
增删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11、第一百一十三章,[三国红楼拉郎]金风玉露歌,增删客,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夫人,可愿与亮同往?”
薛宝钗骤然抬头,愕然注视孔明。诸葛亮噙笑看她,眉目间皆是认真,恳切劝她:“而今秋收已过,农事完毕。至明年春,料无许多家事忙碌。”
这话有理,宝钗尚在犹豫。她起身踱到窗边,虽则对这一提议心动,还是为难,“你外出游历,有我跟随,未见得方便。”
诸葛亮却不以为然,条分缕析,“自成婚以来,你侍奉母亲,照顾均弟,日夜操劳,亮无以为报。此番我前往西川,并未邀请友人。与其我孤身一人,要你时时悬心,分隔两地,不如你我结伴同往。”
诸葛亮立在她身后,顺着她的视线,看见檐下燕巢空空,柔情顿生,细语呢喃:“你我夫妇二人寄情山水之间,访名山大川,追慕先人,观巴蜀风俗,哈哈哈……岂非乐事?”
这句话一出,直说到宝钗心间,登时就说服了她。宝钗转身,近得几乎要被他揽在怀里,略带无奈地笑言:“怕是母亲要怨怪我荒唐。”
“母亲会答应的。”诸葛亮突然想起一事,俯身在她耳边道,“我却怕岳母和舅爷怨怪我荒唐。”
宝钗掩嘴而笑,走回床榻,孔明尾随其后,打量她不说话,眼带狡黠,有意去玩笑,“若是夫人娘家不答应,该如何是好啊?”
宝钗端坐在床边,笑着嗔视着她,容色端庄,自去收拾床铺,避开他这话。禁不住孔明有意追问,回头轻声慢语:“夫君这话无理。我既嫁入你家,便事事以你为先,你要我同去,我没有不从的道理。我母亲并非不明事理之人,这个道理她还是清楚的。”
“哈哈哈哈哈……”诸葛亮不由大笑,她这话说得波澜不惊、滴水不漏,却暗藏锋芒,把“罪名”甩到他身上来,报他无端戏弄之仇,“好!好!就当是我要你去的。”
夜深沉,帷帐落下,夫妇二人相依共枕而眠。睡意朦胧之间,诸葛亮就听爱妻蓦然发问,“入西川,是去益州。夫君欲走何道入川?”
诸葛亮心知她当真满意这提议,不得成眠、一心琢磨此事,愈发开心,缓缓笑答:“可北上,往关中,过汉中,经石牛道,穿大小剑山,往成都去。“
“为何要费这通周折?从荆州,沿江溯流,往上游入巴郡,再去成都,不是更快?”宝钗撑起身子,发丝落在肩头,眼中神采忽起,领悟,“这是高祖皇帝入川的路径!”
诸葛亮会心笑来,暗叹她果然深解他意,拉起衾被盖住她的肩头,担心她着凉,又道:“夫人可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典?高祖入川时采纳张子房(张良)计谋,烧绝此处栈道,才有后来从故道出川之事。”
宝钗轻笑,“此番前去,倒是正合你思慕留侯(张良)之意了。”
诸葛亮叹出一口气,在夜色中悠然神往,“巴蜀之地,易守难攻,高祖借之成就帝业。若再溯之,秦惠文王设下‘石牛粪金’之计,引得蜀侯开凿栈道,遣五丁力士迎牛,就此引祸入蜀,致使秦兵压境,吞灭蜀地。”
薛宝钗凝神细听,品出他这话当中,诸多深意,察觉他亲赴西川,并不只是游览、怀古这么简单。
主意既定,次日,夫妇二人将此事告知诸葛老夫人。征得母亲首肯,着手准备盘缠和行囊。襄阳城中薛府那头,顾虑薛姨妈恐难以接受,于是便决意不据实相告,待来年归后,再向母亲告罪。并再三叮嘱莺儿务必守口如瓶,家中来人探问,只说是外出游览,去向、归期皆不定,快则年末,迟则来年开春,切莫记挂。
如此准备了几日,家事料理好,东西也齐备。夫妇俩皆布衣打扮,诸葛亮用一辆简朴马车载着宝钗,别过家人,由隆中出发,一路北上,往关中而去。
出荆州,入关中,就入了北方地界,山水风物陡然一变。不同于荆襄一带多植水稻,关中多种麦。眼下刈麦刚过,田野间满是金黄的麦茬。诸葛亮和薛宝钗驾车行了十几日,沿途考察地形,绘成图纸,再向农人讨教,将所见所闻记下。
这日终于行至汉中,遇上集市。二人安置好车马,趁闲情惬意,逛起集市来。不远处一棵百年枣树下停着成群的骡马,骡马身上皆佩戴铜铃,当是商队贩货用的牲口。这情景,引得来赶集的妇孺围拢过去观望,出于三分惧怕,又不敢靠得太近,只隔着两三丈好奇打量那骡子和马一下一下吃草。偶有胆大的小孩,跑过去拍打一把马身上的铜铃,招惹来看马人怒喝,小孩就笑得像个英雄似的一溜烟跑回母亲怀里。
宝钗在旁看后,觉得再熟悉不过。她兄弟薛蟠、薛蝌外出经商时,也是成群结队地用骡马驮运,跨过州郡。只不过这枣树下的骡马,少说也有二三十头,想来这支商队规模不小,多是远道而来。
夫妇俩逛着集市,不一会儿就遇上树下骡马的主人们。宝钗离远观望他们吆喝贩卖的货物,对丈夫言明猜想:“看样子,是西南来的商贩,兴许就是从蜀中来的。”
“哦?”诸葛亮多看几眼,纳罕,他虽博览群书,见识不凡,于一般穿用之物倒不很在意,竟被夫人抢先,“何以见得?”
“只一样就知道了,那是蜀锦。”宝钗家做着当铺生意,虽然是女孩,不曾经手铺子里的事,可打小见过的各地特产珍宝数不胜数,挨个介绍,“还有西南特产的象牙。相比之下,那些毛皮就不甚稀罕了。”
诸葛亮一听这话,忍不住发笑。平日里见惯了她织布纺丝的素净模样,她又不爱奢华,令他几要忘记夫人的出身。这当真是皇商富户家教养出的女儿才有的眼界声气。
“夫人这话,对亮说说,也就罢了。这毛皮质地出众,不是寻常人家受用得起的!”
薛宝钗不动声色瞟他一眼,含笑又道:“这话是不错。还有一件,被夫君这么一说,我就不好再讲了。”
“唉……”
猝不及防,身后传来一个不耐烦的重重的叹气,兀地打断他夫妇二人。他俩转头瞧瞧,是个身材敦实的汉子,侧身而立,似是有意听他们讲话。那人微微有些窘迫地拍拍大腿,咳嗽几声,装出逛集市的样子。诸葛夫妇不多在意,回身继续闲话。
诸葛亮拾起旧话,“还望夫人赐教。”
薛宝钗莞尔一笑,略微凑近他身边,眼神投向正在交易的货物,云淡风轻说道:“若要我说,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地贩这些东西过来,在汉中出手,还是太亏了。”
诸葛亮点头认同,不等他接话,身后炸开一个带着西南口音的喝问:“不在汉中出手,啷个地方好出手嘛!”
孔明和宝钗再度被他齐齐吓住,两人回身看去,那西南大汉不依不饶,追问:“夫人讲话讲一半做啥子?你倒讲清楚,哪里出手合适?”
宝钗眨眨眼,初时还没听明白,待这人重复一遍,才反应过来,望望诸葛亮,温声答:“汉中在关中是大城,终不及许都、长安和洛阳。皮毛、象牙一类的珍品往往只有富户豪族用得上,去都城或是旧都,能开出更高的价钱。”
这汉子很是耿直,听完这话,二话不说,就强行把诸葛亮和宝钗往前头请,一直请到一处摊位跟前,分开顾客,拉出一个五旬长者,嚷道:“马锅头【1】,这位夫人说咱们卖亏喽!”
马锅头一听,登时皱眉,打量面前是对年轻夫妇,并不上心,不好对外人发作,只推开汉子,发作:“老五你躲开去,老子和人做生意,莫要瞎搞!”
“哪里瞎搞!”老五梗着脖子不服气,三言两语就把宝钗方才的话对马锅头讲了,倒是宝钗没料到横生枝节,不想招人注目,略带为难望了孔明一眼。
马锅头听完,态度为之一变,多看了宝钗几眼,态度也客气些,叉腰抱怨:“这位夫人好见地!我们哪不晓得要往都城去,但是嘛,一个是远,不划算。二个是,你们中原天天打仗,都城也是几年就一换。先是洛阳,再是长安,前几年就跑了个来回的工夫,啊就变什么许都了!不如啊,就在汉中卖了,我们省好多事!少赚几个铜钱嘛也只好认了!”
宝钗理解,经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取舍,老人这话不假,从容应答:“老先生说得有理。”
马锅头会做生意,看出宝钗不凡,借机招呼:“夫人要不要来看看我们的东西?都是西川运过来的。”
见不好推辞,宝钗便和诸葛亮就着近前的几个摊位逛逛。尽是西南一带的特产。出于好奇,宝钗还问了几个价钱,这一比较,确实比荆州城里二道贩子贩过来的便宜不少。
宝钗扯起一匹鲜丽的蜀锦,在孔明身上比比,诸葛亮忙道:“你若喜欢,给你买回去裁衣正好。”
言下之意就是“我就不用了”,宝钗反问:“怎么?诸葛先生也吝啬起来了?”
他二人亲昵的对话惹得商贩笑着多瞧两眼,帮腔:“是啊,夫人是为先生着想!先生这话就不应当了!”
诸葛亮走到她身边,伏在她耳边答:“夫人的家底,亮还是知晓的。可惜亮一介耕夫,买回去也是白糟蹋这锦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