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渡清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二章 增设师范科 医科 六部变成十部,穿越明朝当暴君,枫渡清江,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朱由校自然已经通过锦衣卫和东厂提前得知了条约签订的事。
但他还是认真地听完了魏广微的汇报。
毕竟好消息是百听不厌的。
方从哲等也都是如此,面带喜色的听着魏广微向皇帝禀报他们也已经知道的事,且也依旧很积极地向皇帝道贺。
“甚好,能使条约如此顺利的签订,爱卿等居功至伟,拟旨加礼部尚书魏广微太子少保,加沈有容都督同知!”
朱由校先赏了参与谈判人员的官员。
魏广微和沈有容能促成这次谈判,且让大明一下子获得不少利益,自然是值得赏的。
接下来,朱由校便开始和自己的大臣们商议如何安排这三千万元银币的赔款,以及该如何统治长崎这块海外殖民地,另外就是派遣官员留驻江户和接下来进一步通商的事,还有就是处置相应罪犯的事。
一时间,朱由校和他的大臣们不得不再次陷入了忙碌,甚至比之前改革内政时还要忙。
就像历史上,列强从清王朝手里索得赔款和殖民地,而要忙于如何用这笔赔款消费,以及如何统治自己的殖民地一样。
不过,因这直接从外番掠夺来的利益因为没有损害到国内任何一个阶层的利益,又是在短期内很难赚到的巨额财富,所以,这种忙碌对于大明君臣们而言是很舒爽的事。
“继续增建官道!以后道路设为国道、省道、县道,各布政司所驻地必须有通往两京的国道,各府州县必须有通往布政司驻地的省道,各县与各乡当有县道,设立运部,立即廷推运部尚书,专司天下水陆之道,河道总督以后都兼运部侍郎职。”
大明国库突然增加三千万元银币的收入,自然是要花出去的,不然,留在国库内就只是银币,而不能发挥其货币的功能。
不过,朱由校则没有因此直接轻傜薄赋,比如来个什么“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而是依旧要求将这些钱用来搞基建。
原因无他,朱由校知道即便大明现在吏治已经算是清明,但直接轻傜薄赋也还是惠及不到庶民的,因为下面的士绅总会有各种钻政策空子的办法,把轻傜薄赋变成只对他们有利的政策。
因为在一个自上而下的统治模式里,即便把税赋全免,地方官员和士绅也会有其他方式盘剥百姓的,百姓很难因此而富足的。
所以,与其如此,还不如利用自己这个皇帝足够强大的皇权,直接集中起这笔钱搞基建,变成利民的公共设施。
“另外水渠、水库、堤坝这些防洪抗旱的水利工程也得继续增建!
增设农部,下设水利司,专司各处水利工程增建之事;
另外,农部再设屯垦司,专司组织流民垦荒屯田事以及新培养的优质农作物推广事;
农科院划归农部,依旧为从四品官衙,专司农业机械与新作物培植事,稻谷、小麦、玉米、土豆各设一司,这些司皆当有能人专营研究如何提高这些粮食产量,朝廷定期拨款,若有成就,则额外增发赏银与升赏官爵,并迅速推广!”
朱由校继续在农业上做了安排。
虽然他不指望这个时代有人像袁老那样可以使水稻大幅度增产,但他还是希望通过自己这个皇帝的重视,实现大明的粮食亩产上一个台阶。
毕竟农业是一切的基础,如果农业生产力不进步,其他科技树点了也是白点,何况,大明也不能只用对外借粮的方式来解决粮食危机,这种方式只能紧急时候用一下,根本上还是得在生产技术上有所提升才行。
“社学还得扩建,另外,为使社学有足够多的塾师,下诏天下,在进士科外,增设师范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