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砚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171 热身游戏,赛点,磨砚少年,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纸上谈兵,总是相对容易的,因为那些规则、那些道理、那些规律部摆在眼前,如同数学公式一般,简单明了。
坐在办公室里,拿着平板电脑,分析红土赛场的移动和弹跳,那些变化、那些不规则、那些地雷,说起来头头是道,不仅条理清晰,而且深入浅出,似乎已经将红土分析透彻,但实际操作却是另一回事。
“理解红土”,从来没有那么简单。
纳达尔能够将“红土之王”上升到一个新档次,恰恰就是因为这份与生俱来的理解和阅读,无人能敌。
曾经,2006赛季到2007赛季,费德勒曾经在四大满贯和年终总决赛创造五十四胜两负的惊人战绩,连续两年包揽澳网、温网、美网以及年终总决赛冠军,但唯一遗憾的就是,连续两年在法网屈居亚军——
部输给纳达尔。
事实上,2006年、2007年、2008年,费德勒连续三年杀入法网决赛,连续三年面对同一位老对手,但费德勒始终无法逾越纳达尔这座高山,甚至在2008年决赛里的第三盘吞下一枚鸭蛋,毫无还手之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2009年,当费德勒在法网决赛击败索德林终于圆梦的时候,瑞士天王双膝跪地喜极而泣。
就连在电视机前观看这场决赛的纳达尔也同样是热泪盈眶,赛后第一时间向费德勒发送短信表示祝福。
当然,纳达尔是纳达尔,那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不过,对于每位球员来说,理解红土都是一门功课。
只是,这门功课着实太难太难,新生代都不愿意好好选修——
不要说“90后”、“95后”的新生代,准确来说,自德约科维奇、穆雷这一批球员开始,就慢慢偷懒了。
一方面,得益于球拍、拍线、球鞋等等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得益于球员身体素质和训练方式的配套进步。
这也使得不同场地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球员们往往采用相似的打法,不同场地都看不出明显区别。
比如梅德韦杰夫,在硬地、草地和红土的移动方式,几乎没有变化,基本没有滑步,靠自己的腿脚。
当然,专业人士们也深入分析过,这是可行的,莎拉波娃、小威廉姆斯为代表的强力进攻打法就是如此,她们并没有根据红土做出调整,却也依靠自己的打法登顶法网冠军,这是时代前进的整体趋势。
另外,红土和草地的场地维护方式也越来越先进,粗糙的不确定性正在降低,以至于草地和硬地的区别正在越来越小,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给予新生代“偷懒”的空间,一招鲜就能够打遍天下。
不过,格拉芙的想法,稍稍不同。
红土球场,典型的慢速球场,蜂窝泥土结构对速度和力量的吞噬非常明显,简单来说,力量型球员或者发球大炮型球员们,往往很难在红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旦力量不管用了,也就没辙了。
形成直接对比的是,红土场地的战术组合更加多样更多丰富也更加灵动,非常适合打法多样化的球员;而且,回合数多,对耐力对脑力对专注等都是严峻考验,更加适合敢于做出不同尝试的球员。
比如,高文。
格拉芙相信,高文的打法,在红土球场同样也可以大放异彩,但前提是,他需要找到自己的理解。
对此,桑普拉斯和阿加西表示百分之百赞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事情,并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