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非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君臣钟山约三事,乘风破浪下西洋(4),风雷烈,楚非圣,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朱棣半晌无语,指着陈鼎文说道:“好,好,好,朕成全你!”</p>
</p>
随即,朱棣喝道:“把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拖出去斩了!”</p>
</p>
侍卫当即动手,拉着陈鼎文往宫外而去。眼见陈鼎文即将性命不保,朱棣突然说道:“先把这个穷酸关到天牢!他想当忠臣,没那么容易!”</p>
</p>
紧接着,朱棣指着另一个修撰喝道:“你是不是也想步陈鼎文后尘?”</p>
</p>
这个修撰四十上下,一身正气。他不慌不忙地摘下乌沙帽,神态安详地说道:“陛下,陈大人若果真以身殉道,必将名垂千古。微臣能与陈大人为伍,是微臣莫大的荣幸!”</p>
</p>
朱棣气得脸色铁青,又是一连说了几个好字。朱棣大手一挥,说道:“那朕也如你所愿!把这个无君无父的混账也关到天牢,等候朕的发落!”</p>
</p>
不待侍卫动手,这个修撰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从从容容地往宫外走去。</p>
</p>
剩下的几个编修吓得面如土色,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如此变故。正当几个编修战战兢兢时,朱棣喘着气说道:“你们是想一起去天牢还是遵旨办事?”</p>
</p>
一个年轻的编修慌忙爬到朱棣跟前,不停叩首说道:“小臣愿意遵旨办事!”</p>
</p>
其他几个编修见有人领头,也急忙表示愿意遵旨办事。朱棣精疲力竭,给了众编修一个月时间修改大明史,然后头也不回地回寝宫去了。</p>
</p>
一个月以后,大明史和起居录修改完毕,和萧毅有关的内容都被删得一干二净。朱棣之所以要修改史书,不仅是不想因为萧毅而损坏了自已的圣德,而且也是担心其他臣工以后也效法萧毅胁迫君父。</p>
</p>
又过了一年半载,朱棣释放了抗旨的陈鼎文二人。陈鼎文升了正五品文华殿大学士,另一个修撰也升了从五品侍讲学士。两人因祸得福,对朱棣更加感恩戴德。此事也成了当时官场的一桩美谈。</p>
</p>
萧毅、唐黛漪一路驰骋,很快就离开了应天府。只因朱棣缉拿萧毅的圣旨尚未下达,所以无人阻拦。萧毅打算去海外暂避,唐黛漪执意相随。萧毅拗不过他,只得答应。两人在荒郊野外的一户人家买了几件破</p>
</p>
萧毅之所以选择去泉州,是因为他知道郑和的船队正在泉州集结。朱棣敕令郑和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等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因此郑和准备五下西洋。萧毅并不想连累郑和,而是想着混进船队,然后跟随船队一起去海外。</p>
</p>
泉州商贾云集,异常繁华。彼时,春暖花开,万物一新。萧毅、唐黛漪为了避人耳目,事先都易容化名,寄宿在开元寺中。经过几天的打探,终于得知了郑和船队的集结之所。船队之所以还没有出发,一是各方面物资还在准备,二是等待季风到来。</p>
</p>
郑和治军有方,军营看守极为严密。军士出入皆需腰牌,其他人等进出更需百般盘查。以萧、唐二人之武艺,要闯进军营易如反掌。不过二人不想横生事端,且距离船队出发之日尚早,因此二人也就安心在泉州暂住下来。</p>
</p>
他们两人白天或在山中捕猎,或在海边垂钓,或在市井流连,心情无比舒畅惬意。晚上或各自练功,或切磋武艺,或月下论道,武学修为俱都精进不少。</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