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杨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63章 前往卢比扬卡,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重生的杨桃,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明志面不改色继续回应:“萨林奇金同志声称他之前一直在卢比扬卡大楼里工作。”
“的确如此,您还知道些什么?”
“这……”内心有了一丝波澜,杨明志强行稳定情绪,回应说:“他还告诉我,内务人民委员是贝利亚,他们是关系不错的同事。”
“您说的不全对呀。本来按照履历,萨林奇金同志会担任要职。然而那位同志和贝利亚同志发生了一些正直,最终就如您所知,萨林奇金去了游击共和国。”
“这是真的?我万万没想到,萨林奇金同志他……”
杨明志一时间非常惊讶,如若大尉所言是真的,那么萨林奇金这个家伙可不是专员那么简单。
内务部被斯大林清洗过,一些资格老的人被清理出去,萨林奇金年过半百了,已久在内务部担任要职。杨明志可以分析,因为布琼尼是斯大林的拥趸,作为布琼尼的部下,萨林奇金等同于斯大林的拥趸,
论起拥趸,贝利亚几乎成了斯大林的哈巴狗。为了争夺内务部的绝对掌控,贝利亚故意排挤走不听话的萨林奇金逻辑上也是正常的。
杨明志觉得,离开苏联的权力中心,对于萨林奇金应该是最好的选择。现在的他注定将成为白俄罗斯的英雄,当战争胜利后,他在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担任第一书记,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贝利亚,如果注定是目前参与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赫鲁晓夫掌握大权,也意味着贝利亚集团大权旁落。
也许萨林奇金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亦或是,他只是想换个地方从新开始。
“现在我的顶头上司就是贝利亚同志。当然,我也有资格进入克里姆林宫,面见伟大的斯大林同志。”
杨明志听得出,大尉说话时故意带着一丝炫耀的成分。是啊,苏联头号和二号人物斯大林和贝利亚都能见到并汇报工作,杨明志不禁眯起眼睛,他再度审视这个拉林大尉,不禁五味杂陈。
这个家伙,你说他追求权力吧,他能直接被斯大林和贝利亚差遣,他分明有着亲信的事实,以后继续升至要职理所当然。然而还是这么个人物,去食堂吃高价饭不说,还让人家写个高额发票,相对于自身的职务与权力,居然一百卢布也愿意贪。
“你这贪得也真没水平,但是你绝对有自己的才干。珍惜吧,因为战争时期需要实干家。”杨明志腹诽归腹诽,毕竟人的未来是自己选择的,如若大尉有罪被捕,跟自己毫无关系。
大尉充其量就是个接应者引路人罢了,等面见斯大林后,听从新的安排,未来还能在于拉林大尉见面?杨明志觉得可能性不大了。
“我们将直奔内务部,贝利亚同志将率先召见您,请将军做好心理准备。”
“我明白了,希望贝利亚同志不会对我邋遢的样貌感到不适。”说罢杨明志哈哈乐起来,可他的内心并不高兴。
杨明志不喜欢贝利亚,在他看来此人不过是摆弄权术的家伙,又因为承担起了实际是恐怖侏儒叶若夫的许多事迹,赫鲁晓夫称其为屠夫,那么枪决一个屠夫不是合情合理么。
有人说斯大林是残暴的,而贝利亚是彻头彻尾的屠夫。概观定论一个人功过是非,尤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首先要确定他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如果说战争时期,斯大林维持了苏联的人心,而贝利亚便是维持了军队的纪律。
斯大林接手这个国家时苏联只有木犁,当他逝世时,苏联已经有了蘑菇弹。丘吉尔在评价斯大林时,自然忽略了贝利亚的作为。早在1939年,贝利亚便主持挖掘苏联第一口铀矿,尔后德国战败,为苏联抢夺火箭技术资料和人才,亦是贝利亚主持。
固然贝利亚接手的是最高苏维埃的命令,他掌管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以高效的执行能力,出色完成了这些任务。
作为内务人民委员,他必须保持时刻警惕,必须迅捷的完成斯大林交给的任务。
一个清瘦的男人坐在卢比扬卡内务部办公大楼的一间装饰豪华的办公室内,他年仅43岁就接近秃顶,一副小眼镜夹在鼻梁上,锐利的目光盯着那扇紧闭的木门。
贝利亚就安静的坐在这里,半小时前他得到城市郊区检查站的电话——领袖的客人,别列科夫中将等人已经进城了。
……
车队穿行在莫斯科宽大的街道上,因为卢比扬卡广场就在红场东北九百米处,车队实际是直奔克里姆林宫方向而去。
宽大的街道令从未来到首都的娜塔莎震撼,印在邮票上百闻不如一见的景象,今日它以炫目的景观映入眼帘。
杨桃顾不上冷风,她再度拉开车床,探着脑袋饱览城市风光。
“亲爱的,这里就是莫斯科,是不是觉得很惊奇。”
“对!真是太漂亮了!”杨桃兴奋的扭过半个身子,她非常乐意和丈夫共赏这奇景,却看到丈夫那张身经百战的脸。
“的确很漂亮,如果没有战争,这里就更漂亮了。”揪揪她的小辫子,杨明志再嘱咐说:“以后我们可能就住在这样的大城市里,说不定还能在这座城市定居。你不要太惊讶,先把窗户拉上,以免冻伤。”
“我不!”
杨桃如同任性的孩子,她的确就是个孩子,面对奇景她的好奇心占据整个头脑,希望把所见所闻镌刻在脑子里。
杨明志则不然,论起城市建筑,本时空的莫斯科也就那么回事。车队行进的肯定是核心道路,这里固然宽广就是周遭的建筑多是其貌不扬。
莫斯科是文化古城,自基辅罗斯毁灭,百万斯拉夫人从基辅移民到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巨量的移民人口促成了莫斯科公国的崛起,斯拉夫人的核心转移到了莫斯科,作为核心,她也命运多舛。
1812年卫国战争,莫斯科基本焚毁,城市几乎是在废墟上重建。到了二十世纪,随着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城墙不但无法保卫城市,更成了城建的负担。
苏俄建立,莫斯科外城墙完全消失,唯有内城依旧有着高耸厚重的城墙系统。只是这时候的城墙,比起它的防卫作用,象征意义更为强烈——它象征着俄罗斯悠久的历史。
杨明志注意到,城市里并无高楼大厦,最宽阔的大路两侧,基本是四层到五层的住宅楼。
它们的确是住宅楼,不少穿着大衣的市民正进进出出呢。
莫斯科有那些著名的建筑杨明志是知晓的,除此外的区域,它和大部分苏联城市非常雷同。列宁亲自定下了一类住房标准,这使得莫斯科城里有着数量巨大造型一致的低矮居民楼,甚至一些国营商店大楼也是类似模样,唯有门口用艺术字体标注的招牌,表明了其功能。
妻子仅仅是看热闹,作为军事将领,自己理由特别关注莫斯科的城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