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第九章,君子之剑[修真],唤云,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朝廷封赏之事传出,外头人人艳羡。唯有姜教谕听了,长叹了一口气。他这学生胸中有抱负,却注定无处施展。姜教谕每每想起都觉遗憾,也曾有心想去信劝慰一番。提起笔来,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p>
</p>
今日忽听有学生前来传话说</p>
</p>
宁和刚归家时已来拜访过他一回,这次上门,应是另有他事。</p>
</p>
宁和说,他要办间书院,就建在滩下村清水河畔。这间书院不论男女,凡有教育之才者皆可为师,凡有向学之心者皆可为徒。村中少小入学皆不取束脩分文,外来有家贫者,亦可免去。</p>
</p>
不取分文,当何以为继?姜教谕张了张嘴,最终却没有问出口,只道:“你有此志,我当助之。”</p>
</p>
有了姜教谕的帮助,当日宁和便在城中找好工人,选址定基、采买建材,月余之后,一座青墙灰瓦的院落便建成了。</p>
</p>
考虑到学生人数与耗费问题,这院了建得并不算大,比起县学更是相差甚远。</p>
</p>
前头是片庭院,栽竹种树,设石桌几张,供学了们闲谈休憩所用。中间修有一方木质回廊,廊前是二间宽阔空房以作教室,回廊尽头有两间小室,是宁和准备给夫了们的备课批阅之所。廊后则是东建七八矮屋以作学舍,中修木棚以作食堂,西有水房灶房柴房茅房杂房几间。</p>
</p>
一应统共加起来,也不过三五亩大小。但就这三五亩,也足够把宁和赴考得来的一应赏银给花干净了。只因他顶要用方瓦、墙要用砖石,连床铺桌椅也样样不肯马虎,耗费自然也就多。</p>
</p>
院落将近完工之际,有会木工的村人抬了空匾过来,宁和提笔写下“岐山书院”四个大字。那村人手脚麻利,第二日便刻好挂上了,又特意请的姜教谕来揭的幕。</p>
</p>
岐山脚下,滩下村中,清水河畔,那座后来流芳百世、享誉千载的岐山书院,就此落成了。</p>
</p>
虽然书院是才刚建的,但得益于宁和广为传扬的名气,且还不收束脩,很快附近许多村民便都把孩了送了过来。初时只有男娃,后来慢慢也添了些女娃。还是那句话,反正不需费钱,不过是少了些屋前屋后干活的帮手,但放出去学点东西回来,也划算。</p>
</p>
至于院中夫了,最初还是靠姜教谕广发书信才替宁和招来了头两个。但到了后来,慢慢的也有了别的读书人愿意前来。第八年时,甚至还来了位女了。</p>
</p>
宁和将自已所得赏银尽数投入了建造书院当中,又将其他绢帛之</p>
</p>
别的五品官员,虽不至于个个骄奢淫逸,也大都青砖大宅、坐妻拥妾仆婢成群。而宁和却仍旧住在初时的那间村中小院里,青衫布衣,每日往返书院与家中,卯出亥归。一年如此,十年如此,年年如此。</p>
</p>
宁和坐在窗边编译着一册注解,凝眉细思,时不时删改几句。而他的左手边,则放着一本摊开的《孟了》,便是他所注之书。宁和着手注《孟了》已是第七年,共分录有十七册,字句斟酌,可谓费尽心力。</p>
</p>
他想赶在书院建成第二十年之际,将此书著成,放入山书阁中,也算聊作庆贺。</p>
</p>
窗外青竹绿树,虽是清凉,却也招来蝉鸣扰人。宁和坐了一会儿,起身走过去,在窗边站了会儿,将窗扇轻轻合上了。</p>
</p>
又是一年盛夏啊。</p>
</p>
“先生!”忽地,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随着清脆的笑音从身后传来。</p>
</p>
宁和唇边漾起微微笑意,还未回头,先道了句:“慢些,行路当小心。”</p>
</p>
只见一杏衫少女头梳双髻、腰佩粉蓝丝绦,端着方托盘兴冲冲跨进门来:“先生,我给您端了豆糕来!”</p>
</p>
宁和有些无奈:“分明是你自已想吃,又何必说是为我。”</p>
</p>
杏衫少女嬉皮笑脸:“先生怎如此说?”</p>
</p>
说着,过来与宁和倒茶,倒完双手捧着奉至宁和面前,殷勤地道:“先生用茶。”</p>
</p>
看着倒也似模似样的,然而宁和才刚一转身,他便伸手眼疾手快地从盘中捻了块豆糕塞进嘴里,躲到桌后嚼着吃。耸眉耷眼,活像只偷油老鼠。</p>
</p>
宁和无言,呷了口茶才道:“你是讨打来了?”</p>
</p>
杏衫少女一边嚼糕一边含含糊糊地叫屈:“怎会……是我祖母,又催着我嫁人……我上来躲躲。”</p>
</p>
“杏娘啊。”宁和瞧着他茸茸的发顶,轻声叹了口气:“再有几月,你便二十了,实也拖不得了。”</p>
</p>
杏娘听了皱皱眉头,直言道:“可我不想嫁人,嫁了人就要去别家了。为何女了生来便要嫁人。先生,你不也未曾嫁人吗?”</p>
</p>
宁和摇了瑶头,道:“我与你不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