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苦战,大明匹夫,浮沉的命运,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学朱大声呐喊,一些募集的乡壮弯着腰上来,把痛苦嚎叫的伤员抬下城去。
宋学朱躲在墙垛之后,打量着城外而来清军。
“要是多些炮就好了!”
宋学朱心头懊恼不已。济南城头只有四五十门火炮,分到四个城墙,实在是太少。
“都不要急,等鞑子近了再说!”
宋学朱大声呐喊,城头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些乡兵和莱州兵,勇气可嘉,但作战上,就实在逊色太多。
眼看着清军铺好了稻草等物,覆盖了冰面,大批大批的过了护城河,转眼到了城墙下,无数的云梯搭了上去。
“擂木滚石、金汁、石灰瓶,准备!”
宋学朱还没有来得及叫喊,远处一名乡兵举起盾牌,大声喊了起来。
“擂木滚石!”
张元平大声怒喊,擂木滚石如雨点般扔了下去。
“石灰瓶扔!”
“金汁,倒!”
“弓箭手,射!”
城墙下一片人仰马翻,惨叫声不断,被砸死、烫伤、射死的清军一大片。那些被石灰粉模糊了眼睛的清军更是成为了靶子,被城墙上的守兵们一一射杀。
清军无视伤亡,依然纷纷向前,很快,无数的清军攀着云梯上来,瞬间登上了城头。
“刺!”
张元平一声怒喝,指挥着守兵们,纷纷挺枪就刺,直奔对面清军的要害,不少青军直接被刺中咽喉和面门,纷纷从城头落了下去。
城头酣战,双方你来我往,一方凭借着人多,一方凭借着城墙,双方杀了个旗鼓相当。
“刺!”
张元平大声呐喊,身旁的家丁和乡壮们,纷纷鼓起勇气,长枪猛刺,又有一排清军被刺落城下。
一个高壮清军冲上城头,手中长刀如风,砍倒了面前的一名守兵,逼退了面前的几个乡壮,掩护着后面的清军登城。
张元平大怒,和张豹从两侧而上,长枪迅猛,一左一右,犹如毒蛇,清军躲闪不及,先是面门挨了一下,接着胸口剧痛,被张元平长枪破甲而入,正中心窝。
“想不到明人,也有这等精锐。比起卢象升的宣大军,也是不分上下!”
杜度放下了千里镜,眉头微微一皱。
城头上的张元平携带一两百乡壮,硬是抵住了清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他们固守的城墙,清军屡次强攻,竟然无法攻破。
“可惜他们人太少,到时候我大清勇士四面攻城,他们顾头不顾尾,还不是一日即破!”
马瞻冷冷哼了一声,不屑一顾。
双方近距离作战,都是死伤累累,明军凭借着城墙奋勇拼杀,清军一时也奈何不得。
突然,城外的号角声响起,鸣金收兵的声音传来,清军很快退了个干干净净。
守兵们精疲力竭,许多人伤痕累累,众人都是不解,为何厮杀正酣,清军却忽然退兵。
城墙内外死尸累累,一片狼藉,伤者在血泊中痛苦呻吟,到处都是鲜血和尸体。
“鞑子怎么撤兵了?”
宋学朱看着退去的清军,疑惑不解。
“大人,东虏这是在试探。你看到了没有,今天攻城的,都是汉军旗的汉军,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都没有出战。”
周之训脸色凝重,东虏军营密密麻麻,只怕已经盯上了济南城,如果没有援军,城池陷落是迟早的事情。
“刚才那指挥作战的乡壮是谁?此人倒是颇有几分本事。”
“巡按大人,此人就是张元平,陕西致仕的咸阳知县张名世的公子。此人这一阵子编练乡壮,协助守城,确实做得不错。”
宋学朱点了点头,目光又移向城外,眼神之中掩饰不住的担忧之色。
这援军,什么时候才能到啊?
“大人,守兵战死受伤了两百多人,乡壮也折了一多百,总共损失了近400人,可谓是损失惨重啊!”
南城外的清军大阵,无数铁甲贯身、头戴兜鍪的清军,簇拥着杜度,正在向济南城头张望。
刚才城头城下的血战,清军将领们都是不动声色,漠然视之。对他们来说,用汉军两旗的士兵试一下城头上的明军守兵力量,并没有什么大碍。
“传令下去,明日起正式攻城,尽快攻下济南城!”
杜度面色平静,淡淡下了军令。
汉军旗将领们心惊肉跳,个个面色难看,每一次攻城拔寨,都是汉军旗冲锋陷阵,充当炮灰,这一次也不例外。
城墙上明军奋勇抵抗,只是今日一战,汉军旗就有了五六百人的伤亡,若是再这样打下去,汉军旗岂不是要拼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