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十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第一所学堂,冷面战神的童养媳,城十六,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和旭端起茶猛喝了一通,“外域蛮人入城后,祖父的一个学生把我和祖父接到了城外的村子里,祖父有时间就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
“不想前些时候遇到一桩官司,祖父又病倒了。我担心他的病情,就进城来找你,看能否给祖父配些药。”
匡老先生为人谦和,木樨很难相信他会和别人打官司,“什么官司?”
和旭气得直跺脚,“我们住的那个村村口有一座桥,叫凉桥村。村里大多数人都姓凉,凉老四的儿子凉阿通跟着爷爷读书。”
“凉老四向村里的凉大户借了一贯钱,因为不识字稀里糊涂的按了手印。时间过去了半年,凉老四去还钱,不想凉大户拿出来的是一张卖身契。”
“上面写的清楚凉老四把女儿卖给了凉大户收了一千文钱。凉大户要带走凉老四的女儿,凉老四说只是借钱,从来没有答应卖女儿,两家打了起来。”
“后来闹到了衙门里,凉阿通求爷爷写一份状子,哪里想到官家只认卖身契,不管其他的。”
“如果凉老四不想交出女儿就必须偿还凉大户十贯钱,十倍的利息,为此爷爷气病了。我想请你去看看爷爷,让他的身体好起来。”
木樨听明白了,这是一个不识字的庄稼人被坑的故事。
大多数百姓都不识字,被坑被骗的事情经常发生,逼出人命的事层出不穷。
木樨与和旭坐着马车到了凉桥村,匡老先生果然是被气病的。
匡老先生断断续续地说道“黑纸白字,凉老四的官司是打不赢的。我和几户凉姓同宗给他凑了十贯钱,这才把事情了了,保住了女儿。”
“活了大半辈子,我算是看明白了,穷苦人不识字是要被算计的。上学堂不是为了考状元,认几个字防止上当受骗也是好的。”
“一次被骗可能弄垮一个家,这些日子我在琢磨,办一个学堂专收穷人家的孩子。教他们识字,懂礼数,也不白活这一世。”
“遗憾的是我没有几个积蓄,办不起学堂,空想罢了。”说着剧烈地咳嗽起来。
木樨把带来的药交给和旭,“匡老先生您说的对,应该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识字。”
“如果您不嫌弃,我可以帮您办一个学堂,专门收穷人家的孩子,您负责教孩子们读书懂礼可好?”
匡老先生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可置信地看着木樨。
匡家有钱,但木姑娘只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小童养媳,哪里有许多银子?
木樨看出了他疑虑,淡然一笑“匡石立了战功捎回了银子,我暂时用不着,老先生就先拿来办学堂吧。”
匡老先生为之一振,病好了一半,这是天大的好事呀。
自古都有豪士捐款盖学堂的先例,自己教出的学生匡石有了出息,也能为家乡出力办学堂了。
“木姑娘说的可当真?”
木樨笃定地点点头,“当真,您打算在哪里办学堂啊?”
办学堂的事匡老先生已经想了数载,早就成竹于胸。
“凉桥村寸头有一间破庙,我想把庙修缮一下做学堂,这样花不了几个银子。书籍嘛,我有一位学生可以捐赠一些。剩下的就是桌椅板凳的钱,实在不够就把我家里的搬了去。”
木樨暗自叹服,破庙改学堂,匡老先生还挺有创意。
“您觉得需要多少银子?”
匡老先生沉思了片刻道“三五百两银子就可以办一个有模有样的学堂了,收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需要奢华,只要能遮风避雨就行。”
三五百两银子就可以改建一个学堂,富贵人家的夫人买一件首饰也不止这些钱。
木樨从袖囊里拿出五张百两银票,交给匡老先生,这是她捐赠的第一所学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