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九章 斗鸡,大唐坑王,吉日,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骑马打球激烈而危险,可以中庸一下不骑马而改为骑驴,骑驴打球就叫驴鞠。虽说毛驴有时候会犯倔脾气,任凭谩骂呵斥鞭打脚踢也不动弹,但相对于马终归要温顺一些。
比驴鞠更温柔的就是步打了,干脆舍去胯下的脚力,迈动自己的两条腿。宫中宫女们有时也会步打,与骑马打球相比,步打别有一番风韵。由于不用骑马、骑驴,步打相对就要安全的多。
武则天摇摇头:“这不是办法!”
说罢,武则天又问:“你说明天他们还要斗鸡和蹴鞠?”
“是!陛下!”杨思赶忙回答道,“卢公子是这么说的!”
“他的花样还真不少!”武则天冷哼一声,然后对上官婉儿吩咐道,“你去安排一下,过几日通知他们都去国子监的国子学馆,让祭酒和博士们教他们五经,也好收收他们的性子!”
“是!陛下!”上官婉儿踌躇了一下,又问道:“那卢小闲呢?”
武则天沉吟道:“让他同去!为诸人陪读!”
听了武则天的安排,上官婉不由有些侧目。
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个学馆。
唐六典规定,国子学的学生,其父母的官阶要在三品以上。诸郡王郡主自不必说,卢小闲只是一介百姓,当然没有资格就读。
武则天如此破例安排,可见对卢小闲之重视。
……
斗鸡是指利用雄鸡的好斗性,由两鸡相斗而形成的传统娱乐活动。斗鸡之风形成于周朝,兴盛于汉魏时的都城洛阳,曹植在洛阳斗鸡台看斗鸡后,挥笔写成了斗鸡颂。
在大唐,斗鸡是普及率最高的娱乐。不光是在民间老百姓中有着大量的拥簇,就是达官贵人,皇室贵族中也大受欢迎。
每逢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都会组织各地斗鸡爱好者参加斗鸡活动,以示天下太平。
大唐帝国以洛阳为东都,这里斗鸡之风甚盛,达到斗鸡史上的顶峰。
乾封三年春节,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李贤的侍读,他写了檄英王鸡,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檄英王鸡是骈文的经典之作,文章用句对仗工整,而且遣词美丽,引用众多典故,因此传遍洛阳。
高宗看了文章后,大怒:“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
高宗认为王勃的文章会导致诸王之间产生矛盾,于是下诏罢黜王勃官职,逐出洛阳。
此刻,归仁坊的斗鸡坑已被众人围了个严严实实。
斗鸡是要在斗鸡坑举行,所谓“斗鸡坑”,是因斗鸡的场地低于四周地面而得名。
今天的主角是李重俊和武崇训,在卢小闲的撮合之下,他们二人要进行斗鸡大战。
武崇训的斗鸡水平,在洛阳城那可是人尽皆知,但凡宫廷举办的斗鸡大赛,十有八九都是武崇训拨了头筹。
李重俊对斗鸡的喜好,丝毫不亚于李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在房州的时候没有条件,现在不一样了,他每日都要给自己的斗鸡进行多次训练。
三分鸡子,七分喂养。
李重俊晚上还要对斗鸡进行按摩,用双手揉搓斗鸡的胸肌、大腿肌、脖肌、翅膀。据他说,这样可以使斗鸡的肌肉结实,活血化淤。
李重俊参与斗鸡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李重俊将鸡罩取下时,一只威武雄壮的黑色斗鸡呈现在众人面前。这只鸡高大结实,双目闪闪发光,骨架匀称,肌肉结实,颈粗腿长,一副英勇善斗的神态。
武崇训手中是一只白色斗鸡,体大、威武,前爪就好像是把利剑,嘴就像把利刺,骁勇善战,攻击性强,杀伤力大。
两只斗鸡被放入斗鸡坑内,白斗鸡显得傲岸神气、耀武扬威,虎视眈眈。黑斗鸡出场也显得从容不迫,眼光鄙视、展翅抖腿。
如同高手比武前一定会先观察对方一样,两只斗鸡也是彼此“虎视眈眈”,似乎在寻找对方的破绽。
“战斗”开始,两只鸡翎毛直竖、翅翼急拍,或啄、或抓、或拍、或扑、或腾空飞起在空中“交手”,看得众人惊心动魄。
白斗鸡开始占了上风,但黑斗鸡宁死不屈,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都已筋疲力尽。
黑斗鸡的耐力似乎强一些,渐渐反败为胜,啄掉白斗鸡一身羽毛,白羽飞扬,好似雪花纷飞,飘洒一地。
白斗鸡也不服输,振翅凌空飞向黑公斗鸡,黑公斗鸡也以倔强的神态跳起,在半空中迎战对手,在空中互相厮杀,好似一对雄鹰搏击长空,互不相让。
黑斗鸡越战越勇,白斗鸡断趾折臂,歪嘴斜眼,鲜血淋淋,狼狈逃窜。
最后李重俊的黑斗鸡获得了胜利,众人一阵欢呼。
瞅着洋洋得意的李重俊,武崇训脸上露出了阴冷的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