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误区,重启激荡年代,哗啦啦下雨,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有现在的成就,只不过是站在了改革开放的风口上,站在了时代的浪尖上,更是站在了人民的肩膀上!
傅总,我觉得你说的实在太好了,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了,而且你对企业家的定义,让我有一种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
傅松风轻云淡地摆摆手道:“过奖了过奖了,一家之言,一家之言。”
刘克莉一脸认真道:“傅总,这绝对是我的心里话。当我看过你的那篇讲话稿后,就将自己之前采访过的人一个个重新拿出来复盘,然后就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有趣之处。”
“哦?”傅松顿时来了兴趣,好奇问道:“什么有趣之处?”
刘克莉缓缓道:“过去这些年我也采访过不少国内外的名人,有领导干部、企业家、科学家、技术专家、公司高管、普通技术员和职工,等等。
外国人暂且不提,只说国内的采访对象,尽管他们在面对我时,表现得非常谦虚谨慎,但没有一个人不认为他们的成功来源于他们自身的努力。
也从来没有一个人把自己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去自我剖析,最多会说一句,感谢领导和单位的培养,诸如此类的。”
傅松笑道:“人性使然,没什么好奇怪的。”
刘克莉目光炯炯地看着傅松:“傅总,你天生就这么豁达吗?”
傅松哑然道:“你怎么会这么问?”
刘克莉皱了皱眉,花了几秒钟组织了下语言:“因为跟你见面后,你始终给我一种淡然处之的感觉,有点像……,嗯,道家的出世,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说到这,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傅总,说的有点乱,你别介意。我就是有些不理解,你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却不彰显名声。
如果不是因为旁人的介绍,我压根都不知道还有你这么一个人。所以,我真的很好奇,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我决定要对你进行专访的最主要原因。”
傅松笑道:“我好像听明白了,你是说我不合群,跟别的……,姑且叫企业家吧,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刘克莉尴尬地笑笑,算是默认了。
傅松坦然地点点头道:“你刚才说我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一点确实如此。”
刘克莉道:“傅总,方便详细说说吗?”
傅松笑着问:“这算是你的采访问题吗?”
刘克莉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傅松道:“其实我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
刘克莉好奇问:“为什么?”
傅松笑道:“容易得罪人。”
刘克莉眼珠转了转,道:“傅总,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换个问题,你自己挑选一个你认可的企业家来评价一下。”
傅松想了想道:“去年我回山大母校时,曾受邀给系里的学弟学妹们讲话,我当时讲的就是企业家精神。
在我看来,真正的企业家要有前瞻的眼光,要有博大的胸怀,要有勇闯无人区的精神,要有舍我其谁的胆识,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国情怀。”
刘克莉听得连连点头:“傅总,你对企业家精神概括得真好,眼光、胸怀、精神、胆识、情怀,这五样东西缺一不可,不管缺了哪样,都感觉少了点意思。”
“所以,真正能称之为企业家的人少之又少,我也不够格,而且还差得远,但却不妨碍我向往之,努力之,与那些真正的企业家交朋友。
前几天我就认识了一位老大哥,他叫陈光威,做的是钓鱼竿的生意……。”
傅松将陈光威的事情简单讲了一遍,刘克莉听完后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傅总,你和这位陈先生第一次见面,只用了一顿饭的工夫,你就决定给他十亿元的投资?”
“没有十亿元。”傅松纠正道,“十亿元是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的规模,并非全部投给光威集团。”
刘克莉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下心情,苦笑道:“百闻不如一见。俗话说,判断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
所谓的知易行难,很多事情嘴上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千难万难。傅总,你是一个真正知行合一的人。”
傅松洒然一笑:“我没你说的这么伟大,无非是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否则,我也会像大部分人一样,各人自扫门前雪,躲进小楼成一统,老婆孩子热炕头。”
刘克莉扑哧一笑:“傅总,没想到你这么幽默,把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居然依旧能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意思。”
“这不算什么。”傅松有点小得意,“洛阳亲友如相问,轻舟已过万重山;劝君更尽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东风不与周郎便,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个女人顿时笑得前俯后仰,花枝乱颤。
刘克莉笑了一会儿,突然懊丧不已,坏了,居然被这家伙牵着鼻子走了,打了一辈子雁,被雁啄瞎了眼,太不应该了。
于是,她连忙把话题又给扯了回来:“傅总,你认为陈光威先生符合你对企业家的定义?”
“对,他是我认识的人中,唯一的一个具有企业家潜质的人。”傅松对陈光威不吝赞美之情,“就拿他做碳纤维材料这件事来说,国内很多钓竿企业难道不知道碳纤维钓竿是大势所趋吗?
知道,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为什么他们不去搞碳纤维材料研发呢?
因为太难了!
钱、人、技术,都缺,但最难的还不是缺少这些,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刘克莉点点头道:“如果投入了无数的研发经费,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搞研发最怕这个。”
傅松道:“这就是你刚才说的知易行难,很多老板宁可呆在舒适区里等死,也不愿去冒险。
反观陈光威,他搜刮家底一共筹措了一千两百万块钱,却敢将这些钱一分不剩地砸到研发中。
扪心自问,如果换做我是,我是做不到的。
这就是我最佩服他的第一点,有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但他又不是蛮干,在他决定搞碳纤维材料研发之前,已经对这个行业做了详细的调查,并且咨询了很多专家,最后又来远景研究中心寻求合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