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削面加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台湾模式,逆流1982,刀削面加蛋,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另外台湾在吸引人才方面,也是花费了很多心思和投入了巨大资金的。
在1976年的时候,台湾地区开始以硅谷为范本,规划半导体科学园区,仿照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与产业集群合作的模式,将园区设置在了与台湾清华大学,工研院,台湾交通大学等比邻而居的新竹。
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台湾就有很多高材生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并且在毕业之后,大部分人留在了美国创业,还有一些人进入了美国硅谷工作,而这些人在日后也成为了台湾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助力。
台湾工业园区建园之初,就是为了吸引在美国创业的台湾企业家回台,支持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些硅谷回流的人才扮演了桥梁的角色,向台湾ic产业传播新技术和新经营模式,促使企业组织规模转变,形成了专业分工垂直分离的全球化生产模式。
当时那些留在美国的海外华人也与台湾的技术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许多高度流动的工程师在美国和台湾两地工作,定期的往来于太平洋两岸,通过跨国技术共同推动了两地技术人才的与企业的协作,这也使得台湾的集成电路产业拥有了非常雄厚的人才资源。
其实段云在深圳发展芯片产业的思路和台湾地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基本相同的,他也准备在深圳关外设立一个类似于美国硅谷的园区,把国内最顶尖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聚集起来,逐步建立成以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的“中国硅谷”。
段云成立中国硅谷的这个想法以当前的国内环境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但幸运的是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支持,市长李灏在看到集成电路产业给深圳带来的巨大产业和经济效益之后,也是不遗余力的给予了段云巨大的帮助。
除了资金和政策之外,段云如果想完成自己的计划,还需要大量的顶尖人才。
这次他准备高薪聘请胡正明,就是他后期计划中重要的一步,除了可以借助胡正明在业界的名气,在欧美国家私立研发中心之外,同时还可以利用他台湾华裔的身份,接触到更多优秀华人工程师,从而和台湾半导体企业争夺人才。
其实在挖角台湾半导体人才方面,后世的内地企业一直有着这方面的“优良传统”,他们会以高达三倍的薪资大量挖掘台湾半导体生产,有的台湾半导体公司上百名工程师集体跳槽,甚至连保安也被挖走,这件事情当时引起了台湾国内的巨大轰动,也正是靠着这些挖来的人才,中国内地的半导体企业才得以迅速发展,缩小了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