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笔老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1章:大败联军,明末黑太子,牛笔老道,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有迫击炮能威胁到,但这种火炮的射程很有限,暂时发挥不了作用。
除了坦克周边,侯赛因将超过一半数量的步兵都塞进了战壕里。
奥斯曼军队已经大规模换装了燧发枪,位于欧洲前线的部队则是全员装备了这种轻武器。
尽管射速比火绳枪快一些,但装填弹药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两人用一个坑位的话,正好可以交替开火……
这也导致了神北联军的步兵在冲锋的时候,几乎看不到多少对面的同行。
出现在坦克周边的奥斯曼步兵只是一少半,其余都在战壕里就露出个脑袋来开火。
这样的战术不但降低了损失,而且只要把燧发枪往土堆上一架就能射击,还增加了稳定性,从而提升了命中率。
进入五百英尺的距离之后,随着达到了燧发枪的有效射程里,战场烟雾逐步消散,神北联军步兵的伤亡人数开始攀升。
能够快速开火的坦克炮以及威力惊人的迫击炮弹,在同步收割步兵的生命。
最初的一英里,神北联军仅仅损失了不到五千步兵。
最后的一英里,没等冲到奥斯曼军队的战壕前,便已经倒下了接近两万步兵。
等于损失了接近百分之三十的步兵,伤亡不可谓不惨重。
正版坦克与冒牌战车的差距也显现出来,铁包木头的战车在近距离完全扛不住坦克炮的猛轰。
胡斯战车最初也只是给火枪兵提供一个阻击敌军骑兵冲击的移动掩体而已,根本就没考虑过反坦克。
舍不得给这种战车安装铁板的话,到了战场上,倒是可以防御步枪子弹,但遇到坦克的话,那真会变成移动的靶子了。
在研制这种陆战利器的伊始,昊菁皇帝就明确说明,坦克不光要防骑兵突击,还要防对方的战车推进。
因为战车后面肯定会有大量步兵跟进,光是战车攻过来,那一点威胁都没有,分分钟拆光你的四个轱辘!
坦克炮的炮弹也有两种,一种是大力丸——实心弹,一种是榴弹,也就是霰弹。
前者用来反战车,后者则可以对付敌军的骑兵或步兵。
在坦克面世之前,十七世纪的欧洲战场上已经逐步淘汰了小型加农炮,尽管这种火炮可以快速装填弹药。
但鸡肋兵器在搭配可靠的车体之后,便焕发出了自己的第二春……
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炮塔,以及刀枪不入的车体,搭配可以连续开火的火炮,几乎就是骑兵和步兵的梦魇!
哪怕失去动力,只能原地开火,也能给予周边的敌人以重大杀伤。
奥斯曼苏丹易卜拉欣一世在看过坦克表演之后,便决定斥巨资引进这种神兵利器。
昊菁皇帝同意向奥斯曼帝国出售坦克,也有自己的考虑。
在西征军占据俄国的大部分地区之后,波立肯定会想方设法帮助某土鳖大王复国。
这就有必要给波立开膛放血了,但大明王师不能出动。
能够支撑西征军进攻莫斯科,已经算是到了补给的极限距离了。
再远的话,那就是鞭长莫及了。
不过这个小目标依然可能实现,只要奥斯曼心动了……
所以重炮、坦克、飞艇这些高科技武器,都出现在了波兰南部的战场上。
神圣罗马帝国此前吃过法军坦克的亏,利奥波德一世在登基之后也下令仿制了不少坦克。
但尽管证明安装了铁板,防护能力仍然堪忧。
因为明帝国制造的坦克装甲是用蒸汽锻压机锻造的,仿制品的铁板则是用铁匠们用n锤子敲出来的,质量决定性能……
坦克炮对远距离目标的射击精度倒是不高,但在一两百英尺以内的近距离,那就没啥问题了。
奥斯曼坦克与神北联军的战车对轰,其结果就是取得了近乎十倍的战损比!
看着敌人的战车一辆接一辆的被摧毁,战壕里的奥斯曼步兵自然非常高兴,也坚定了继续固守战壕的决心,将跑路的念头抛到脑后去了。
等到敌军步兵靠近,步兵们便在军官的命令下,开始大量投掷手榴弹。
当然,也有倒霉蛋因为手滑或者把手榴弹磕到战壕后沿而导致“自娱自乐”的事情发生。
但绝大部分遭殃的都是好不容易冲到阵前的神北联军的士兵,面对倾盆一般可怕的手榴弹雨,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哪怕原地投掷自己携带的手榴弹,也不可避免地挨炸……
等于近十万颗手榴弹击穿了这些士兵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不等进入白刃战的阶段,便纷纷向后跑路了,他们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对方的打法很没骑士精神,完全是一群胆小鬼!
己方打不着多少敌人不说,还白白损失了成千上万的士兵。
神北联军的八万多骑兵从多个方向,包括奥斯曼的后方发动了全线突击。
奥斯曼骑兵倒是没有立刻予以反击,先时躲在战车后面等待时机。
等到对方的进攻势头被陷马坑和炮火迟滞之后,才开始对来犯之敌迎头痛击。
重骑兵采用骑墙战术很可怕,但近战时也令人望而生畏。
除非命中防具的空隙,否则很难直接干掉一个奥斯曼重骑兵。
由于坦克与战壕的缘故,侯赛因在正面就部署了五千骑兵。
另外三个方向倒是各安排了一万骑兵,每个方向均配备了两千左右的重骑兵。
这些重骑兵就是己方防守反击的主要力量,可以有效抵消对方的骑兵数量优势。
在新一批补给物资到位之后,近卫军骑兵除了此前装备的左轮步枪之外,还把长枪换成了狼牙棒!
由于尺寸较长的缘故,这玩意就是用来克制敌军骑兵所使用的短兵器——钉锤!
重骑兵对付重骑兵有两种趁手的破甲武器,一种是钉锤,另一种便是狼牙棒。
前者属于典型的近战武器,后者则可使骑兵在比较安全的距离消灭目标。
就算能力低一些,打不着对方的脑袋,那还打不着马头么?
一棒子把马头砸烂,对方不也照样得坠马嘛!
使用狼牙棒的骑兵的进攻套路有两种——打人或打马!
只要得手,就能达到目的。
近卫军的素质很高,也不是第一天使用长柄兵器,之前还简单地做了专项训练。
这会儿使用狼牙棒并不会感到陌生与不适应,真不会用的话,直接把目标给镦下去也行。
神北联军的骑兵部队先是遭到了对方的火枪和箭雨射击,而后在冲锋时又遭到了对方用狼牙棒猛拍。
他们倒是也有长枪,可只能用来对付轻骑兵,想挑落目标,必须让对方不能还手才行。
明帝国生产的左轮步枪的一大优点就是装药多,一般的铁皮胸甲根本扛不住这玩意一枪。
打到战马头部或者前肢的话,基本一发就倒……
冲在前面的大量骑兵被对方打死打伤,原地躺倒之后,后面的马匹躲闪不及,便被直接绊倒了。
这种火力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骑兵们前所未见的,几乎在顷刻间就被打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了。
两边各有一万骑兵,然而对方前端的两千人却把己方差不多一半的人给收拾掉了,还没受多大损失,换成其他人也会感到无比惊诧。
六千奥斯曼近卫军骑兵就给神北联军骑兵部队造成了不下两万左右的伤亡,直接打退了三路骑兵的进攻。
随后三支奥斯曼骑兵在近卫军骑兵的带领下,迅速投入了接下来的反击作战。
神北联军骑兵数量虽然多于奥斯曼骑兵,但后者的部分质量优势抵消了这种数量优势。
附近其他位置作战的神北骑兵见状便急忙冲杀过来,想要挽回颓势,可仍旧抵挡不住强势推进的奥斯曼重骑兵。
获胜的秘诀在于,你要是能扛住最开始的六连发,外加近卫军骑兵论起来的一棒子,那就可能反败为胜,否则就凶多吉少了。
由于在马上装填弹药并不容易,所有使用左轮步枪的奥斯曼骑兵都选择在六十到一百英尺左右的近距离开火。
对神北联军的骑兵造成了极其致命的打击,这是他们根本威胁不到对方的距离,反而被猎物给反杀掉了……
更重要的是,近卫军骑兵还学会了三通道火力打击。
前排骑兵在开火时会趴在马背上,让后排骑兵也有同时开火的射界。
第三排骑兵则站在马上开火,换作平时,路人多半都会以为这是表演项目。
这招连明军骑兵都不敢轻易使用,但奥斯曼骑兵就是跟坐骑一起长大的,哪怕身披重甲也没啥难度。
神北联军骑兵没等到双方错马,就被子弹打得直接乱成一团了。
等到了快要白刃战的距离,却发现前排都是己方尸体所构成的障碍物,钉锤似乎够不着对方,火枪还没敌人的款式装填速度快。
与奥斯曼轻骑兵交锋的部队倒是得偿所愿了,取得了超过三千以上的战果,毙伤数量加起来达到上万人。
但由于迟迟无法消灭重装防护的近卫军,让其在战场上恣意杀戮,使得这种战果起不到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
经过大约两小时的奋战,六千横冲直撞的奥斯曼近卫军几乎打掉了三万神北联军的骑兵。
加上轻骑兵与步兵、炮兵、坦克兵所取得的战果,等于消灭了对方一半以上的骑兵。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与波立名将索别斯基,投入战场的近二十万大军,已经损失了差不多八万人。
更要命的是,即便付出了如此之大的伤亡代价,也未能攻陷对方的阵地。
这便意味着对方也可能没受到致命伤害,仍然具备负隅顽抗的能力。
侯赛因的骑兵损失了一万左右,其他兵种加起来也就这个数而已。
用两万换对方八万到十万人的伤亡,己方自然是大赚特赚了。
至于具体能取得多大的战果和多高的战损比,那就得看对方什么时候决定退兵了。
利奥波德一世与索别斯基不想撤退都不行了,己方减员超过四成,已经无力进攻了,更别提下面的士气已经跌落到谷底了。
大家就没见过这么打仗的,完全不讲骑士精神,从头到尾就是一群缩头缩脑的鼹鼠,招数可耻而又荫险。
两位主帅都领教了侯赛因的战术,等于花了价值好几万人的学费,被对方在自己的地盘上给上了一课。
受到挫败的刺激,索别斯基心里暗自决定,维希尼奥维茨基那个蠢货要是在一个月之内不派五万以上的援兵过来,就让鬼去守克拉科夫好了!
克拉科夫不是自己的地盘,出兵也只是友情而已,连盟友的义务都谈不上,利奥波德一世也就当天带兵西撤了。
勃兰登堡-普鲁士与萨克森的部队倒是没走,但也撤到了后方修整,实在无力再战了。
奥布霍夫的部队也没好到哪去,在察里津被清军暴打了一顿,到了波兰南部,依然没能逃过宿命!
唯一不同的是,对方的部分骑兵使用可以连发的步枪,在近战时比好用弓箭的清军的火力还猛。
耗时近两年,索别斯基现在等于回到了初始阶段,带着自己的部队单挑侯赛因……
到了十月份,华沙那边出了让自己坚守克拉科夫之外,一点实际举措都没有。
已经彻底死心的索别斯基终于决定放弃这座城市,全军开赴华沙!
十月十五日,被索别斯基称为无道昏君的维希尼奥维茨基失去了王位,跑路维也纳。
索别斯基登基称王,同时宣布与神圣罗马帝国结盟,同时维持与北方联盟内的各盟友的关系。
但这无法阻止敌人的南北对进,所以索别斯基同意与瑞典和谈。
只要对方同意,便可将自己控制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送给瑞典。
此时瑞典军队的主力并未出现在波立的核心区域,但俄国覆灭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
索别斯基倒是想扶持一个像伪德米特里一世那样的沙皇,可现在又有什么用呢?
眼看着俄国就被瑞典、清军以及明帝国给瓜分掉了,此时能稳住东方的局势,已经算是天大的利好了。
一旦这三家不约而同地向西推进,恐怕利奥波德一世调集二三十万大军也救不了自己了……
索别斯基的特使在斯德哥尔摩见到了明帝国驻瑞典大使,对方表示可以和谈,但有几个前提条件。
其一,对方不得包庇俄军,包括阿列克谢一世的任何部队。
其二,对方不得趁机占领俄国西部的任何土地。
其三,对方不能扶持任何俄国人,以波立为基地来袭扰明帝国的控制区。
答应这三项,便可以接着往下谈,否则就是浪费双方的时间。
明帝国倒是不会直接出兵波立,但会武装瑞典和奥斯曼军队,教你如何做人!
<divid="er_ip"><b></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