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2章,重生85,从基层开始做大事!,佚名,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目前使用相对最多的股份制改革模式,一般都是政府占据股份大头,不再参与经营。</p>
让部分或者全体员工持股,把自己当做厂主人,激发劳动生产积极性。</p>
但是棉纺厂工人毕竟底子薄,厂里不少人听说自己还要出钱购买股份,眉头就是一皱。</p>
本来自己家里头最近几个月被拖着工资生活就不容易,如今没想到改革拿股份还要掏钱,一下子脸色就复杂起来,心情也显得有些沉重。</p>
“第二种模式,则是彻底“民营化”,棉纺厂成为集体形式的股份制企业。由全体职工出钱朝县里买入棉纺厂的经营性资产,县里初期会帮扶棉纺厂的发展。发展走上正轨后,对于棉纺厂经营不再做出干涉,连带厂里的管理人员与重要人事调动也是如此。一切根据股东大会的董事会进行对厂里重大发展与人事任命的调整。”沈旭东也继续将第二种方案说完。</p>
“沈书记,咱们厂里股份制改革,还要全体员工掏钱么?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县里就不能直接将厂里的股份分配大家么?”黄主任为全体职工们积极争取道。</p>
“是啊!沈书记,我以为股份都是直接分配呢?怎么还要大家掏钱朝县里买啊!您要不再考虑考虑?”凌厂长也在身后开始劝说起来。</p>
倒是吴书记此时开口劝说起来,“凌厂长,还有这位黄主任。沈书记这些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棉纺厂毕竟是原县里重点扶持的国营企业,近些年县里投资与补贴的数目都不小。若是直接将股份给厂里全体职工,并且彻底民营化,那咱们整个县领导班子怕是要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p>
沈旭东对吴书记的解释点点头,他对这方面也有过考量。</p>
今天带着县委办综合科的三位同志以及两位财政局的同志,就是想先对棉纺厂有个大致的规模评估,以及对资产价值与负债有个客观了解。</p>
就像吴书记所说的,不管怎么改革都不可能直接将厂子白送给厂里的职工。</p>
一旦他这改革试点开了这个头,那麻烦事才多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