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颤抖吧,大明打工人
文盲写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章 颤抖吧,大明打工人,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七天,文盲写小说,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位阁臣,说了四件棘手的事。</p>
崇祯丝毫不慌的站了起来,面带微笑。</p>
历史上的崇祯或许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他可以。</p>
数理化,史地政,还有番邦外语他都懂!</p>
“李阁老拟旨,三五日后让唐通伺机撤回京师,回来前把所有的东西都带上,哪怕一粒米也不能给流贼留下!”</p>
“陛下...圣旨...内阁没问题,都察院怕是不会署名。”</p>
崇祯愣了,李邦华是从都察院出来的,方岳贡也曾在都察院任左副都御史,内阁两位阁臣竟然搞不定都察院?</p>
没有都察院的署名,这份圣旨就不成立,就算强行盖章发出也没有法律效力。</p>
“为何?”</p>
乾清宫比外面的温度高,热的李邦华浑身冒汗,他拿出手帕一边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一边说:“今天内阁收到都察院两位御史的题本,弹劾定西伯唐通怯敌不敢出战,有损大明威名。”</p>
啪!</p>
崇祯猛地一拍桌子,气的想骂人。</p>
这也太扯淡了!</p>
该不该迎敌,是否迎敌,什么时候迎敌是由领兵的武将说了算。</p>
御史们算个屁!</p>
唐通和居庸关的守军加起来只有一万人,李自成十多万,怎么打?</p>
就算是十万个馒头,唐通也得吃两天才能吃完。</p>
但凡有点脑子的也知道唯有死守才能拒敌。</p>
“听李阁老的意思,都察院的御史们不但不会在圣旨上署名,甚至想让唐通出关迎战?”</p>
“是,陛下。”</p>
“好,内阁只管拟旨。王之心一会给都察院那边带个话,想让唐通出关迎战的人来一趟乾清宫,朕封他为定南伯,让他带两千人去迎战刘芳亮。”</p>
“不敢去的就老老实实在圣旨上署名。”</p>
李邦华眨了眨眼睛,领旨退后。</p>
“方岳贡,米面价格涨了多少?”</p>
“三成,目前还有上涨的趋势。”</p>
“无妨,户部管着京仓和通州仓,朕从内帑给你们户部拨银五十万两,买高卖低,以抑粮价。”</p>
方岳贡张了张嘴,欲言又止。</p>
这个办法确实有效,但浪费的银子将是一笔巨款。</p>
李邦华看不下去了,他向前一步躬身施礼:“陛下不可,京师中的奸商见流贼将至运输不畅,纷纷抬高粮价,此乃不法之行为,按律应当予以惩治。用内帑的钱买高卖低看似体恤百姓,实则有...有助纣为虐之嫌。”</p>
其余众人纷纷汗颜。</p>
李邦华太硬气了,竟然当着皇上的面指责皇上助纣为虐。</p>
当御史的时候就屡屡如此,没想到当了内阁首辅更硬气了。</p>
“大胆!”王承恩尖锐的声音响起,“李阁老应该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仗着陛下重用就胡言乱语,休怪陛下无情。”</p>
李邦华毫不畏惧:“陛下,大明律有言,乱世用重典,王道杀伐震慑,法也!此时不用重典,何时用?”</p>
乾清宫针落可闻。</p>
李邦华的话已经不是指责了,而是质问。</p>
质问皇帝为什么不用重典!</p>
崇祯没有生气,反而淡淡一笑:“李阁老怎知我没用重典?”</p>
“可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