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三章 偷袭乐阳山,修仙路上我最凶,佚名,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损耗,一定会发生的损耗。</p>

这么说来,可能原本出发时,是三十万大军。</p>

整个幽云国,想要拉出百万大军其实不难,但如果作为征伐大齐,那么百万大军已是极限,毕竟他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底牌都拿去打这一仗。</p>

幽云国的国力和大齐差不多,大齐都能在和妖族开战之际,仍有八十万大军和幽云国开战,那么有几百万军队不是难事,而幽云国除了能够南征的力量,应该还是有很多军队仍然在本土。</p>

只是他们的军队大多都是用来对付大齐的,毕竟这幽云国在北方,已经平定了这里原定的妖族,往被就是极寒地带,往东是大海,往西就不说了,那些都是小国,根本没有资格作为幽云国的对手,而且也没有什么值得幽云国举兵犯境的理由。</p>

若论富饶和人多,那么大齐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毫无争议的。</p>

这一场战争,幽云国到底能投入多少代价,沈风没办法估计,因为临阵换将本来就是一件极其忌讳的事情,想半年前沈风还没有接手镇北军的时候,幽云国的统帅是拓跋战,因为拓跋战没能在镇北军的手上讨到便宜,所以被换掉?</p>

如果仅仅是这样,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军队的统帅可不是这么说换就能换的,特别是在战争时期,但很显然,这哈森比拓跋战的打法更加让人捉摸不透,或许可以说他是比拓跋战更厉害,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更像是幽云国的决心。</p>

一个必然要和大齐死战的决心,他不明白,是怎样的挑战使这幽云国的人如此迫不及待要来打这一场侵略战,所以对于他们会付出怎么的代价,沈风不敢确定。</p>

乐阳山堡垒下,沈风盯着防卫森严的堡垒,等待着前去探查之人回来,许久之后,探子来到沈风面前。</p>

“圣主,这地方有修行者,至少不下五百人,其中,合道境高手至少也是十几位,看来这个地方对他们很是重要。”</p>

“其他呢?普遍是什么实力?”</p>

“还虚境。”</p>

沈风想了想,继续问道:“他们的穿着和普通士兵有区别吗?是带甲还是什么?”</p>

“他们穿着神主教袍,这是幽云国最大的修行者教派,就像西凉的日月教派一样,他们的国民信仰天神,所以很好区分,不是白袍就是红袍,白袍是普通教众,红袍就是实力强大的教司。”</p>

听到这儿,沈风的脸上浮现了一抹阴狠的笑容,随后言道:“所有金面暗影卫,平均分配实力,将咱们这三千人化作三百人一队的小队,十对分别从堡垒的四面八方进行如破,你们现在去准备,至于我,就直接从正门进入了,给你们吸引火力,如此一来,各位不必有什么心里负担,杀就行了,从现在开始,我不是太平长安王,不是沈风,不是乾坤宫弟子,我只是那万千镇北军中的一员,我想要的,只是杀光我眼前的敌人,你们也不是曾经青莲仙宗的门人,也不是我的暗影卫,你们只是一群杀人的疯子,从我们踏入天痕谷以来,就注定要面临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但现在,我们不能犹豫,只能杀人!”</p>

一群暗影卫的颜色越发坚定,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退路,纷纷应下。</p>

乐阳山是两国交界之地的重要据点,虽然这方圆几百里就这么一个据点,但这里无疑是很重要的,因为这里一但发生战事,那么此地将会作为中枢,粮草,兵马,军械,都需要从这里来调配。</p>

行动很是迅速,沈风孤身一人,直接从最正门的地方杀入。</p>

他这样的高手,一人一剑,展开屠杀,一下子就把这个地方的修行者全部吸引了过来,乐阳山四面环山,算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宝地,可是沈风带领的三千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就算是荡平一个修真大派,也不见得是什么难事。</p>

手起剑落,一个个敌人倒在眼前,只是随手的几剑,那可怕的剑气就将乐阳山的堡垒防卫破除。</p>

这样的动静毫无疑问会惊动里面的高手,和情报中一样,合道境高手基本上是红袍,其实现在的沈风遇上合道境高手也不会感到压力,想当初在埋骨之地被那位小公主殿下的人围攻时,他对付的都是合道境后期的高手,别说现在这些人还蛮托大。</p>

情报中红袍教司起码十来人,但只来了三个,还是那种实力一般的,沈风没有废话,权利出手,此时的他就像一个杀神,手中天诛剑染血,在敌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之际,就杀掉了三个红袍教司,唯独留下了一个活口回去报信。</p>

这就是沈风的计划,吸引高手火力来到正门前。</p>

没过多久,回去报信的果然引来了这里的高手,十位红袍教司,加上数百位白袍教司,这些应该是这里最强的战斗力了,因为沈风表现出的战斗力几位夸张。</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代医尊

佚名

官场:扶摇直上

青史

误嫁帝国继承人,上司请别纠缠我

大糖堆儿

契约婚姻后发现老公是首富

酥然

嫡女重生,凰命在身

清山新雨

和美女董事长那些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