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7章,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佚名,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圣明!”</p>
宋应星一躬身,而后沉声道:“缺点有三个。”</p>
众人脸色陡然一变,不待多想,宋应星继续道:“第一个是成本,这一具代耕架,即便是流水线做,也得一两半银子左右;</p>
其次,容易出问题,尤其是这个橛木,使用久了就容易断,但这个可以更换成铁质的,相应的成本就增加了;</p>
第三,必须得三个人协作,少一个都不行。”</p>
话音刚落,文华殿内瞬间安静了,众人皆是用诡异的眼光看着宋应星,看的宋应星心里发毛。</p>
毕自严轻声问道:“宋院长,这就是你说的是三个缺点?”</p>
“对,目前就这三个缺点。”</p>
“你、你呀……真是吓死我们了!”</p>
毕自严忽然笑了,没好气道:“这三个也算缺点吗?”</p>
众人齐齐摇头,刚刚满脸的凝重,变得轻松了起来。</p>
这三个缺点在众人看来,直接可以忽略不计了。</p>
第一个成本问题,这就涉及到既然有耕牛,为什么百姓们不买耕牛?</p>
这话问的好,一头耕牛三十两银子以上,有几家能买的起的?</p>
更何况,耕牛稀少,被富商士绅把控,哪里轮得到百姓?</p>
百姓买去了耕地,富商士绅还怎么控制百姓,让百姓租他们的田地?</p>
即便是现在还地于民,朝廷大力扶持也没办法短期内改善缺少耕牛的情况。</p>
因为耕牛一年只有一胎,甚至两三年才一胎,一胎只有一头,少数两头,还没办法保证存活率。</p>
万一在农忙时怀了,那就没法农忙了。</p>
相对一两半银子的代耕架和三十两银子耕牛,且寿命只有十五六年,自然是代耕架性价比最高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