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团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4、第一百三四章,[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大团团,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趁着沙澄被人叫走去忙政务, 曹珍与胤礽窃窃私语:“殿下来仪制清吏司做什么?这儿都是礼官聚集的地方。”</p>

而且还是最受到儒家思想影响,重礼且有些迂腐的文官聚集地。</p>

“礼官总比武官要好吧?”</p>

胤礽小声嘀咕:“你若是得罪了人,礼官骂骂咧咧顶多也就说出一句‘有辱斯文’, 武官可是会上拳头的, 你别瞧大哥在兵部做事, 兵部四品以下的武官有好多大老粗, 不讲道理呢!”</p>

曹珍想了想兵部尚书魁梧的提醒,再对比一下帅颜保的苍老瘦弱, 沙澄文质彬彬,顿时悟了。</p>

“可是礼部这儿还有其他司。”</p>

仪制清吏司是个遍地都是先生的地方, 这儿的儒学文士一抓一大把,运气好的还能抓到家学渊博的大家, 而且遍地都是清流, 没有人会放下清高的头颅来阿谀奉承,对太子殿下的身份也不会太过感冒。</p>

他们不会真心来教殿下的, 也不会对殿下归心,还可能对殿下退避三尺,公事公办。</p>

胤礽提醒曹珍:“你忘了之前汗阿玛给孤安排了许多仪仗礼官?”</p>

这些仪仗礼官, 满臣有部分是跟着三姥爷混的, 文臣之中也有不跟三姥爷好的,但是与胤礽混了脸熟,人倒是还不错啦!</p>

曹珍瞪圆了眼,思索了一番,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p>

哇!他不在的一年里, 太子殿下身边发生了好多大事,他都快跟不上殿下步伐了!</p>

去往江宁以后,曹珍就由祖父曹玺带着教育, 还去江宁的学堂进学,结果那学习进度,明晃晃地甩同龄人一大条街,所知知识之广,受曹玺测试后发现竟已达到了十四少年人学习的进度。</p>

曹玺连连感叹:我曹家是出了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啊!</p>

祖母喜极而涕,天天吃斋念佛:“感谢老天保佑,感谢佛祖保佑,珍哥儿的病治好了。”</p>

曹珍每每都会反驳祖母:“不是老天治好我的病,是太子殿下救了我。”</p>

祖母连连道:“对,对,要感谢太子殿下,也要感谢皇上。”</p>

曹家族叔也连连夸:咱们曹家这是祖坟冒青烟,要出个大人物了。</p>

曹珍的表弟们仰望他的才华,表兄们纷纷发奋起来,被这位弟弟的学习能力刺激地够呛。</p>

曹珍:???</p>

这大概是一种一下子从周围都是神仙人物的环境里到达凡间的感觉,被夸的时候还挺飘飘然的,众人的赞美给了曹珍极大的虚荣心,那种远远甩开别人好几条街的优越感,令他尾巴翘上天了。</p>

但听夸奖听多了,耳朵也会出老茧的。</p>

曹珍只要对比一下上书房里的学习进度与江宁学堂的学习进度,就能感觉到其中的差距。</p>

这差距令他惶恐,令他不安,唯恐离开的这段时间被远远甩在身后。</p>

他不敢沉溺于“凡人”的虚假繁荣中,他想要追寻的那位,一直一直都走在最前头。</p>

已经有了目标,要向着太子殿下靠近,又怎么甘心平凡。</p>

在之后半年里,曹珍又投入了疯狂看书中,他将带回江宁的书一一啃完还不够,还请祖父去为他找书,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书本中的知识。</p>

祖父见此,为他辞了江宁学堂,转而聘请名师教他,一个名师不够,再来一个,如此增加到五位名师。</p>

曹家在江宁根基深厚,富贵滔天,说是当地的地头蛇都不为过,而曹玺,忠于康熙一辈子,奉皇命赚钱,为内务府的收入贡献巨大。</p>

曹珍在紫禁城中有天下最好的教育,离开了紫禁城又享受了江宁最好的教育。</p>

肚子里有了墨水,待回到京城才有底气,结果一看,太子殿下都已经入朝堂办差了,而他不仅成了胖球,尽给太子殿下丢脸,还像个拖油瓶一样坠在殿下身后,也亏得殿下不嫌弃他现在圆得登不上台面。</p>

不久,沙澄回来,向胤礽告了声罪,将其带到仪制清吏司,又招来负责此司的长官薩海,令薩海来带胤礽。</p>

胤礽看到熟悉的面容特别亲切,还笑呵呵地与他打招呼:“恭喜薩海大人升迁。”</p>

薩海躬身道:“拜见太子殿下。”</p>

“接下去一段时间孤会在仪制清吏司熟悉事务,还劳烦大人多多照顾了。”</p>

别说,胤礽有自身从小养出的矜贵之气,当他笑着与人说话的时候,那股子疏离感散去了不少,令人心生好感之余,又仰望其尊贵的身份。</p>

如果要小美给储君的气质打分的话,可以给胤礽一个一百分,只要他不张嘴叭叭叭,只要他掩藏住野马般自由畅快的内心,别飘太高,只从外在看来,似乎真将礼部众官员唬住了。</p>

相比起来,跟在胤礽身边的小胖球曹珍就有点自卑了,他低头捏了捏自己的软肉,觉得在太子殿下的光环下,有一种自行惭愧的感觉。小胖墩曹珍可一点都配不上太子殿下,站在他身边就显得滑稽。</p>

曹珍下定决心,天天吃水煮菜,每天多运动,为的就是快点将肉肉都减下来。</p>

沙澄将胤礽交托给薩海后便去忙公务了,帅颜保不在,他一人干双人份的活儿,还得忍受帅颜保留下来用起来并不是那么顺手的吴努春,以至于忙得心力交瘁。</p>

薩海又将下属们叫来,其中顧八代、多奇、席尔达等皆与胤礽熟悉。</p>

胤礽正式在仪制清吏司中待了下来,他花了约七天的时间,将仪制清吏司掌握的事务大致了解了个遍。</p>

经他的了解,时下人们想要出一本书的成本非常高,高昂的成本不在于墨水与纸张,而是在于请匠人雕刻文字。大清许多匠人仍然在用传统的雕版印刷,也有用泥活字印刷,而元朝时候的木活字印刷也流传至今,多种印刷方式并存,其中雕版印刷成本最高,适合印一些画。</p>

胤礽向薩海提了一嘴:“怎么没有想到将偏旁部首与另一侧字拆开呢?若是以偏旁部首来算,岂不是耗费更少,成本更低?”</p>

薩海:“……”</p>

太子殿下说的极对,为什么之前没有想到呢?这事儿应该禀告皇上,下达印铸司,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p>

内心一番活动后,薩海眼前一黑,为自己即将多出来的工作量感到绝望,他甚至有一些想哭?</p>

除去帝王下令命官员修书以外,来自民间的书籍无法广泛流通,以至于出现许多孤本,最大的原因就是出书成本高昂。比起请人匠人雕刻印刷,若要少量出书,请个秀才抄录反而还便宜。</p>

而除去广泛流通在外的古代经籍,民间文人们想要获得更丰富的书唯有到处走动,购买。</p>

越是家族有钱,势力广泛的人家中书越多,民间也出了许多私人藏书家。</p>

在朝廷中,藏书分为宫廷藏书与官府藏书两种,将各地的藏书都搜集起来,进行品鉴,留下好书,去除差书。</p>

若是一个人想要出书,需要有大量的钱财,或家中有余财,或有富商支持。</p>

各地的书籍杂乱无章,而类似于《明史》案的大事,不是因为这出书的人花的钱太多以至于造成范围太广引起人注意,就是因为有人告发才导致惨案发生。</p>

不过,民间的印书坊也有不少,就是都是私营性质,没有进行统一管理。</p>

胤礽此前提出来管理天下书籍,给书籍出版编号一事被丢给了礼部来做。</p>

自从唐宋以来,官府管理书籍的是秘书监及馆阁,但是印刷发行又归礼部来管,朝会上为了这事儿开吵起来过。</p>

秘书监及馆阁说他们只负责收藏官府藏书,而印刷刊印发行朝廷书籍是礼部的事儿。</p>

礼部又说他们只管过刊印发行,从没管过天下书籍,这事儿应该是秘书监与馆阁之事。</p>

最终还是康熙拍板决定,此事交给礼部来管,因为秘书监及馆阁里养的全都是清闲官职,用来安置名士大儒,拉拢汉臣用的。相比起来,还是礼部更能干一些。</p>

于是礼部新成立的管理书籍部门,就给安置在了仪制清吏司,为此还特意开辟出来了一块地方,放置各地书籍,进行审核,现编编号。</p>

这样庞大的工程,光审核那些私人出书就快眼睛都审瞎了。</p>

从京城到地方,各地层层往下审核,将全国的书籍授予编号,进行管理,这些庞大的工程,恐怕近些年都做不完。</p>

薩海道:“皇上下令,之前有的书籍加快审核,没有出版编号的不得继续刊印,还未刊印发行的书籍,日后都需要递于各地新成立的广书司进行审核,最终由广总书司批准授予编号。”</p>

说这些的时候,薩海深深叹气:“刚开始收到这些活的时候,礼部官吏们都叫苦连篇。”</p>

胤礽感觉到后背毛毛的,尤其是看到这群官吏们被书海给淹没,心虚地想摸自己鼻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八零军长小娇妻

念念我思

被迫攻略反派,我把自己搭进去了[穿书]

月东庭

封少宠入骨:老婆撒个娇!

梨心悠悠

重生异界做法神

我有话讲

重生最强女神:帝少,放肆宠

十八夜

我本陷阵一小兵

芦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