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静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3章 我都可以代表政府了?,动力之王,千年静守,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陈耕皱眉不语:虽然霍华德·贝克说了自己的生意不受影响,但是……</p>
“既然说到了这个,”片刻后,陈耕开口说道:“贝克先生,还有总统阁下,戈巴乔夫先生接见我的时候,我会把白宫的意思转达给他,并且尽力说服他配合总统先生,但我的外贸生意,咱们是不是也该聊聊了?”</p>
霍华德·贝克沉声道:“好的,您说。”</p>
对于陈耕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件事,霍华德·贝克以及这个房间里的其他人,都没有感觉到丝毫的意外,在给美国驻苏联联络处打电话、要求他们联系陈耕之前,他们就想好要给陈耕一个什么样的“胡萝卜”,陈耕这头驴子才会好好地干活了——先是伊朗门,现在又是全球股灾,最近一段时间,李根同学以及他的小伙伴们现在真的是有点扛不住了。</p>
陈耕沉声道:“今后,我在美国采购的东西,只要履行了正当的、合法的手续,且程序没问题、不涉及美国法律规定的敏感设备,美国政府腰支持我一切的商业活动。”</p>
什么叫“履行了正当的、合法的手续,且程序没问题”,这不是废话么,正经做生意的任谁不是这样?</p>
但霍华德·贝克和李根却明白,陈耕这番话真正的意思是:以后对于我的中苏、美苏贸易不能乱加限制!</p>
此前的时候,陈耕虽然是里根政府默许的“美苏倒爷”,但规模却有限,大致上,里根政府允许陈耕每个月从美国采购的、用于美苏贸易的物资总量也就10万吨左右,超过10万吨,陈耕的美苏贸易就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麻烦。</p>
10万吨当然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但仔细一想,其实也就是装满一艘10万吨级的远洋货轮而已,对于美国、对于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来说,这点贸易量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陈耕显然是不甘心于每个月10万吨的“配额”,他要求加码了。</p>
霍华德·贝克也不废话,径自说道:“每个月20万吨。”</p>
“80万吨。”</p>
“80万吨?开什么玩笑?!”</p>
霍华德·贝克被吓到了,连李根都被吓到了,虽然自己开出的“20万吨”的加码是给费尔南德斯·陈留出了讨价还价的空间,但80万吨?</p>
这家伙疯了么?!</p>
“80万吨也不过就是4艘20万吨级的货轮而已,”陈耕一脸的无所谓:“而且总统阁下、幕僚长阁下,您别忘记了,现在美国的经济可不太景气,有了这每个月20万吨的物资,就可以让多少人不至于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可是在帮你们。”</p>
“……”</p>
李根和霍华德·贝克同时哭笑不得:怎么?到了这会儿,反倒成了你在帮我们了?</p>
是的,没错,在这场席卷全球的股灾的冲击下,美国的各种工厂倒闭了几十万家,失业的人数一下子多了几百万,整个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按照专家的分析,至少需要2年才能够恢复的过来,如果陈耕每个月能够稳定的给美国社会提供20万吨的外贸定单,再加上对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至少可以保证几十万人不至于失业,但是……你是费尔南德斯·陈的胃口也忒特么的大了!</p>
也罢,虽然总统不用再考虑选票的问题了,但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也不是坏事……</p>
“25万吨,不能再多了。”</p>
“70万吨,我这是在给美国经济的振兴提供动力。”</p>
“30万吨……”</p>
…………</p>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陈耕每个月可以从美国采购40万吨的各类不涉及军用敏感技术的产品,用于美苏贸易——前提是陈耕能够说服戈巴乔夫在下个月来美访问,并且对李根接下来会做出的“单方面销毁所有陆基战术核武器和海基战术核武器”的做法给出明确的、对等的回应。</p>
当协议达成,陈耕也终于松了一口气。</p>
………………………………</p>
在陈耕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听完了尼古拉·马林科夫代表苏联军事工业装备委员会补充的关于全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的补充要求之后,苏霍伊设计局、米高扬设计局、雅科夫列夫设计局以及米娅西舍夫设计局的负责人,却是头疼的都要炸了:自家的高级教练机都已经制造出了原型机,只要接下来过了军事工业装备委员会以及国防部的双重评审,就可以进入技术冻结阶段了,现在你们告诉我此前给出的设计要求不够,要开发速度至少1.4马赫的、可以超音速飞行的舰载版高级教练/轻型战斗机?</p>
马列啊!</p>
此前您提出的机体设计极限也不过要求是能够承受1.2马赫的速度啊,而且只要求亚音速,现在你这么搞,知不知道我们的工作量有多大?</p>
————————————</p>
PS:兄弟们不好意思,请稍等几分钟。</p>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陈耕每个月可以从美国采购40万吨的各类不涉及军用敏感技术的产品,用于美苏贸易——前提是陈耕能够说服戈巴乔夫在下个月来美访问,并且对李根接下来会做出的“单方面销毁所有陆基战术核武器和海基战术核武器”的做法给出明确的、对等的回应。</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