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六章 魏王的难题,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房玄龄,公子許,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厮毫无底线的奉承,不仅仅令在场宾客看着鄙夷不屑,即便是房俊也很尴尬……</p>

端起茶杯,不理会李佑这个没脸皮的,先冲着魏王李泰颔首示意,继而又冲对面的蜀王李愔举起茶杯,致意道:“殿下,请。”</p>

李愔一脸无所谓,举起茶杯,略微示意一下,饮了一口,便将茶杯放到桌上,仰起头眼珠子瞅着天空,理也不理房俊。</p>

房俊笑笑,不以为意,饮了一口茶,转头与李泰低声交谈。</p>

对于蜀王李愔,他认为是与李佑不相上下的“奇葩”,也就是生在皇室,有李二陛下这么一个威风霸道的老爹,不然若是放在寻常人家,脑子都不知道让人打出来多少回……</p>

李愔是真的浑,蛮不讲理嚣张跋扈。</p>

李佑是真的赖,寡廉鲜耻没脸没皮。</p>

与他们两个相比,蒋王李恽简直就是小白兔一般纯洁乖巧……</p>

房俊问李泰:“振兴会那边运转如何?”</p>

“将大唐文化向世界输出”是他的宏伟蓝图,构筑“大唐文化圈”,使得大唐的影响力扩散开去,在文化、经济、甚至于军事等等领域引领天下各国,稳固大唐的霸主地位,提升唐人的国际地位。</p>

只不过这等事对于一个外臣来讲实在是有利有弊,极易引起统治者的猜忌,所以房俊从一开始便将这项事务推给了魏王李泰。</p>

放弃争储的李泰急于寻找一个证明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两人一拍即合,筹备了“大唐文化振兴会”,立志于传播大唐文化。</p>

提起这个,李泰自然一脸兴奋:“形势一片大好!按照当初的预想,我们与国子监合作,在帝国各州府尽皆设立管理州学的衙门,辐射到下辖各个县城,设有县学,再细分到各个乡里,有乡学。乡学启蒙、县学固基、州学开始系统分列学科,培养精英学子,参加科举。其中更于州学之内选拔佼佼者,保送入国子监,接受更精益的教育。目前州学、县学都已经架设完毕,未来十年,本王将会致力于将乡学开办于大唐每一个乡里!”</p>

房俊欣然颔首。</p>

这几乎就是明清科举制度成熟以后的全国教育架构……</p>

房俊告诫道:“天下科举,能够为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帝国始终快速发展。但是还请殿下谨记,大唐文化源起商纣、上承五帝,绝不止诗书礼乐、经史子集,术数、格物、天文、地理、阴阳、兵法……哪一样不是千年沉淀、民族精萃?应当与各级学堂之内多多设置学科,尽量使得每一位学子都是全方位的人才,大唐绝不需要只会死读书、做文章的书呆子!”</p>

后世每一个国人,都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p>

咱们老祖宗的知识是何等璀璨耀目?结果到头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除去法家不得不借助“儒皮法骨”苟延残喘,道家因其崇尚长生而保证传承之外,墨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兵家、医家……尽皆成为不入流的学说,或遭排挤,或遭打压,连传世的经典学说都渐渐失传,令后人扼腕长叹。</p>

光靠一个儒家就能够保证社会发展进步了?</p>

真以为一部《论语》就能治天下了?</p>

哲学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巩固统治,然而到了终究,自然科学才是王道啊!</p>

房俊绝对不能任由儒家将科举窃为打压其他学派、独霸天下的工具,必须从科举创建之始,在这个儒家尚未统治天下的时代,便奠定百家争鸣、齐头并进的基调。</p>

诸如算数一道领先了全世界两千年,到了明朝却不得不依靠翻译外国人的数学著作来传播知识的悲剧,绝对不能任其重演。</p>

李泰自然知晓房俊之用心,这也是当初创立“振兴会”之初,两人沟通之后达成的共识,苦笑了一声,道:“本王定当竭尽全力,只不过二郎也应当明白,阻力很大啊。”</p>

房俊颔首同意。</p>

阻力当然大。</p>

儒家平素自己内斗不休,但是一旦有了外地,自然一力对外,保障儒家的霸主地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职场小说相关阅读More+

福气满满小厨娘

遇居安

相思策

菁苿

天灾宝宝三岁半

朵米大人

让你演恶毒女配不是窝囊废

开心花卷儿

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

33度

反派女主的收尸日常

门冬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