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张家口堡
惠子52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张家口堡,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惠子521,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京城西安门出发,向西行不过四百里,便能抵达九边重镇之一的"宣府镇"。</p>
宣府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宣府镇与大同镇互为犄角,共同承担起守护京师、抵御蒙古达子的重任。</p>
早在洪武年间,魏国公徐达受命在此修建长城,到了宣德年间,又在离宣府不到十里之处筑起城堡,定名为张家口堡。</p>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张家口堡曾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城堡,被誉为"武城",雄踞北疆。</p>
然而,随着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兴盛,张家口堡的军事角色逐渐被商贸功能取代。</p>
到了隆庆年间,朝廷与蒙古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达成和议后,张家口堡理所当然地成为首批开放"互市"的地方。</p>
之后,尽管朝廷对蒙古的"互市"政策时有调整,但张家口堡的地位始终稳固,繁荣异常。</p>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早在建国初期,这里便吸引了不少天生追求利润的商人与蒙古人交易,并在此扎根生活。</p>
尤其以“范氏”一族最为显赫,即使在“蒙古行商”遍地的时期,他们的崇高地位也未曾动摇分毫。</p>
尤其是近几年,朝廷下令“封闭市场”,中断与蒙古部落的贸易后,“范氏”在城中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p>
初次来到张家口堡的人,看到那明显超越常人的府邸,无不惊讶,私下向当地人打听,却只得到含糊其辞的答案。当地居民对他们的发迹历史讳莫如深,无人敢深入探究。</p>
询问的人多了,有些好奇的百姓便谨慎地透露,城中的“范氏”自建国之初就在此地生活,传承至今已是第七代,家主范永斗执掌大权。</p>
范永斗年轻时也曾研读诗书,却未取得任何功名,成年后便接手家族生意。</p>
得益于家族在山西乃至边疆的广泛商业网络,即使是宣府城的权贵也对他以礼相待。近年来,辽东建州的威胁日益严重,范永斗在张家口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p>
每当有人追问范永斗的地位为何与辽东建州相关,当地居民都会面色一变,留下疑惑的行商小贩,匆忙离去,不愿过多停留。</p>
此刻,名声显赫的范永斗正坐在书房里,满面忧虑,一言不发。</p>
...</p>
...</p>
"三拔,信你也读过了,你有什么看法?"</p>
短暂的静默后,案牍后的范永斗轻咳一声,抬头看着与自己有几分神似的长子,疲倦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焦虑。</p>
尽管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能在各方势力间游刃有余,使家族势力膨胀数倍,但面对当前的局面,范永斗仍感困惑,只能寄希望于面前的长子,期望他能提供一些真知灼见。</p>
毕竟,这个长子虽然学业无成,但从幼年开始就表现出“智慧”的一面,他的许多策略都离不开长子的“指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