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一十六章 狭乡迁宽乡!,贞观皇储李承乾,陈叔挚,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土地是生民立身之本,赋税是国家收入之源,农桑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永远都是重中之重,历朝历代无不以此为国之大政,大唐要想永远保持国力上的优势,那调整农桑上的弊端就成了刻不容缓之事。</p>
朝廷每年大考的时候,农桑之论都是必考之题,其目的就是让入仕之官勿忘国家、生民之本,好生在野为天子饲牧一方。</p>
前番朝廷收天下fo门之地,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土地上的矛盾,可这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本的上的问题;是以李承乾特意上了一本论狭乡迁宽乡,移民戍边的本章。</p>
可这是关系国家根基之事,李世民不得不持重处之,并没有着急与诸相商讨,而是把三个儿子叫来,家中的意见统一了,外面的事才好说。</p>
自北魏至唐,在土地政策上皆施行均田制,凡诸地狭人多之处,有进丁受田而不乐迁者,则不能依例受田,其民户受田数量大多少于宽乡。换一种说法就是地广人稀的地方为宽乡,地狭人稠的地方为狭乡。</p>
且勋贵士绅皆不用纳赋从役,国家的财政来源皆来自于小民百姓之身,一旦出现什么天灾人祸,则百姓颗粒无收,朝廷府库也将陷入空虚之境。于国来说这完全就是一场豪赌,好坏全看天意,不管皇帝还是李承乾都不愿意拿国作赌。</p>
靠租田过活的人已经不少了,如果不加以调理,那这种情况则会成为愈演愈烈之势,汉时土地兼并的产生的恶果就在面前,前车之鉴不可不查。</p>
是以,有鉴与此,李承乾在奏本之中提出以下几种建议:其一,凡狭乡牵着宽乡者,移一百里免一年赋税劳役,移两百里免两年,移三百里免三年,根据所迁的距离定免税的年限。</p>
其二,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减轻低层的百姓的负担,放松对人口的控制,使之从根本上杜绝因为逃税将儿女卖身为奴,既让国家损失人口壮丁,又使百姓受子女分离之苦。</p>
其三,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此政策是指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即废除他们免税的特权,他们必须与百姓一样纳税缴赋,优化税收结构,使富有的阶级承担更多的税收责任。</p>
其四,增加养廉之款项,朝廷为吏治严刑峻法是没错,可也估计官员们的生计,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放手为君王尽忠,为百姓谋福,反之则与取死有道矣。</p>
其五,移民与新占之地屯垦,延长免税、免役时限的同时,给多量田地,赏以耕牛,以安其业。不管是向西,还是向北,大唐自贞观以后新占之地颇多,此法不仅能缓解土地的紧张,更是巩固边境的统治。</p>
“青雀,为辅,你们俩也说说,对你们大兄之言如何看啊!”,李世民心里清楚,高明是故意为之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整饬fo门的时候,他已经作好了大动干戈的准备,所以进言天下兵马一律戒严。</p>
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上书解禁,就是想借着这股子势头,以力破之,顺者昌、逆着亡,诸臣、诸贵当以fo门之例引以为戒,否则转身就有杀身之祸,连累阖府、全族之命。看起来是粗鲁了一些,但于今日之况,也不失为一步好棋,反正早晚都是要动,何不趁热打铁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