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 五百年前是一家,明朝大官人,青衣行,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冯俊站起身,恭敬中带着几分骄傲:“先生,学过的千字文,尽数背过了!”</p>
竟然已经学到了千字文,毫无疑问,他的进度在学堂是第一的了。</p>
“好,背来听听!”</p>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p>
大概一口气背了有几十句。</p>
张平夷很是满意:“‘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四句,该如何解释?”</p>
冯俊背完了,有些得意地瞟了陈舟一眼,却没有料到张平夷居然还要考他注解。</p>
千字文背诵朗朗上口,只要肯下功夫,难度不大,可是注解起来,比三字经百家姓的却要难得多了。</p>
冯俊一心想要显露风头,背得极熟,注解却没有记住多少。</p>
“天地玄黄是出自易经,意思——意思——”</p>
张平夷面色一沉:“读书须谨记‘正心诚意,专心致志’八个字,昨天讲过的,今天就忘记,还不如新就学的——伸手!”打过戒尺,张平夷余怒未息。</p>
“不能理解,背下来又有何用?你只知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却不知道它的含义,那么之前我所教导你们的三字经,你又有何理解呢?”</p>
“三字经,学生是知道一些典故的——”冯俊将手背在背后搓着,嘴里却依然带着几分不服气。</p>
“典故知道又有何用?要理解,学文章是为了荡涤身心,不是让你死记硬背的!”</p>
够大气,在这个时代,这种“三百千千”的教法就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p>
当然,你要是连背都背不过,挨板子也是理所当然。</p>
前世的一位老师也曾经说过,学文章自然不能死记硬背,可是也并不是说死记硬背就错了。</p>
死记硬背也有死记硬背的好处,因为厚积方能薄发,你小时候背过来的东西,长大之后才会领悟那深刻的含义。</p>
所以说,死记硬背是很有功效的,至于说有人据此就反对背诵,那绝对是因为懒!</p>
当然了,张平夷的这种不应该死记硬背,恐怕是建立在你必须先死记硬背过来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光死记硬背还不够,你还得理解。</p>
陈舟也觉得,比如说三字经,你只需要理解了中间的典故是怎么回事,不就可以了吗?</p>
可是张平夷的意味显然不是如此,难道说,他开蒙用百家姓还有什么深刻的意思不成?</p>
冯俊仍然一脸的不服气,陈舟暗自叹了一口气,这还是个犟脾气。</p>
“你是学过百家姓,你知道你的姓氏排在哪位吗?”</p>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先生,是第九位!”</p>
冯俊直接从头往后捯饬了一遍。</p>
嗯,这倒是常用的,记不住词句,可是整篇是记得的,所以由前往后来一遍。</p>
这要是姓福?</p>
那就得把百家姓背上一遍才成。</p>
不过这东西,估计没人专门去记,除了姓赵,能有点优越感之外,其它姓氏,真要说在百家姓里排第几,恐怕都得捯饬捯饬。</p>
“那冯这个姓氏的来历又是如何呢?谱系可曾完整,你所在的这一支,祖辈出过哪些杰出之人?”</p>
冯俊顿时哑口无言。</p>
别说冯俊,陈舟在一旁也是额头汗下,除了陈姓排在第十,貌似自己也不知道有些什么杰出人士。</p>
前世倒是有几个,四大家族里也有兄弟俩,不过这时候,还得看他祖宗有没有能力传下这份香火了!</p>
嗯,宋齐梁陈,陈霸先虽然历史地位不怎么高,皇帝里面排名后数,起码也算个名人了!</p>
少年突然猛地抬起头:“那先生你呢,你知不知道自己的姓氏百家姓排在第几,有什么来历,有什么杰出之人?”</p>
牛逼!</p>
陈舟暗挑大指,这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啊——怼老师,好样的!</p>
就算在现代,叫家长妥妥的。</p>
现在——陈舟看了一眼那柄黄木戒尺,不会今天就寿终正寝了吧?</p>
张平夷望着冯俊,又看看学堂内伸着脖子的一群孩子。</p>
转身望向孔子的画像,平和清亮的声音响彻学堂:“张氏一姓,有源有流,所谓流者,或出于改姓,或出于赐姓,而溯其源头,乃是源于上古黄帝,由姬姓流传而来——”</p>
“这一源头共分两支,一是出自上古黄帝之张挥,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发明弓箭,黄帝封其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故有‘天下张姓出清河’之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