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师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又来一个装逼的,抚剑吟啸,眉师娘,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年人略微摇了摇头,缓缓地说:“世上的事原本就不是如此简单,忠奸善恶敦朴温良,并非写在脸上,最深最苦的伤害,可能恰恰来自你最亲近的人。张豆腐,李豆腐,一夜思量千百计,明朝依旧卖豆腐,唉!”</p>
中年人一声长叹,言语甚是悲切,悯天惜人,愁绪难遣。</p>
田原却扑哧一声笑了开来,他听得这人最后几句,想到了公孙望,因此就笑了起来。</p>
中年人放开田原的手,微微一笑,满脸凝重之色登时释然。</p>
田原觉得这人心无挂碍,拿得起放得下,真不愧高人风范,当下油然而生亲近之心。</p>
那人慢慢走回桌前,铺开纸,怔怔地想了一会,取过笔,悬腕停了好久,微微点一点头,右手横移,把笔伸向砚台,铺笔掭了七八下,这才发现砚台已干,他转过头去,看着墙上“希言自然”四个字,极轻极轻地叹了口气。</p>
田原走过去,殷勤道:“伯伯,我来帮你磨墨。”</p>
中年人点了点头,田原兴奋至极,加了点水到砚里,取过桌上的一块罗小华油烟墨,轻移慢行,一下一下研磨。</p>
中年人悬腕在空中运笔,淡淡地问:</p>
“你体内还有股真气,可是鬼见愁的?”</p>
田原“咦”了一声:“你怎么知道?”</p>
“我还知道她教了你运气心诀,你依样调理已有半年时光。”</p>
田原大为奇怪:“伯伯,你怎么什么事都知晓?”</p>
中年人笑而不语,笔在空中忽提忽按,忽行忽收,上下左右运行自如。</p>
宣纸在他笔下,随着笔势的运行微微颤动,田原看到,宣纸上似乎出现一个个凹陷的字,转瞬又复消失。</p>
中年人的额角闪着细密的汗珠,头顶冒出袅袅青烟,脸色渐渐变成古铜色。</p>
手中的笔越走越快,神全气贯,纵逸豪放,笔法惊险,猛锐长驱,如怪石奔秋涧,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金刚缜目,然后突然,于高潮处戛然而止,笔尖凝滞如同悬针,在离纸半寸高处一动不动。</p>
隔了一会,中年人一笑,手中的笔运行温雅翩翩自得,如飞仙孤鹤,惠风雾露,字里金生行间玉润,飘飘洒洒极尽自然本色。</p>
田原张着嘴,手里的墨也忘了研磨,呆呆地看着,如醉如痴。</p>
笔是一支好笔,汪伯立的鸡毫笔,尖、齐、圆、健四德全备,经百余年而未变形。</p>
墨是一块好墨,罗小华所制的油烟墨,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麝香、冰片、梅片、金箔等,田原研磨的时候闻到一股淡雅香味,心里暗暗称奇。</p>
他自小被爹逼着读书写字,所有纸、笔、墨、砚,大都是各地江湖朋友广为搜罗,逢年过节作为礼品赠送的珍稀宝物。</p>
武林中人于文房书事本就不甚了了,大凡都是听到什么好就取什么,是以田原在这方面自小见识广博,一眼就看出这人所用的文房四宝除了宣纸,都是稀罕物品。</p>
比如眼前这方砚,就是出自江西婺源龙尾山的龙尾砚,石质细腻,发墨如油,舔墨不沾,入纸不渗,实为砚中极品。</p>
中年人转过头看他呆呆地发愣,温婉地问:“怎么不磨了?”</p>
田原回过神来,赶紧加了点水,又慢慢磨了起来。</p>
心里忐忑不安,生怕伯伯责怪,他知道磨墨最忌中途停止,将墨锭立于砚上,墨与砚粘连,既伤砚又毁墨,眼下的这两样,可都是极难寻的珍品,随意糟蹋,伯伯心里肯定不痛快。</p>
中年人不仅没有生气,反在旁悉心教导,他道:</p>
“磨墨最讲究的就是用力均匀,轻移慢行,这两点看似简单,其实却大有学问,只有深谙此道,磨出来的墨才会浓淡适宜,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丝毫都马虎不得。”</p>
他的话题一转,突然问道:“弯曲的柳树,怎么才能把它看成直的?”</p>
田原抿嘴暗笑,这问题问得好怪,弯曲的柳树不就是弯曲的,干么要把它看成直的?他绞尽脑汁,怎么也想不通,只有老老实实答道:</p>
“弯曲的柳树,就当成弯曲的树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