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七节 让人震惊的新丰(1),我要做门阀,要离刺荆轲,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延和元年秋八月甲戌(初六),驰道上驶来一辆马车。</p>
此车造型颇为独特,与寻常士大夫贵族所乘马车截然不同。</p>
其车盖呈椭圆形,形似龟甲,车厢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一道珠帘垂下,将乘车人与车夫分割在两个世界。</p>
而且,车厢远较一般马车的车厢宽大,甚至可以让人躺卧。</p>
毋庸置疑,这是一辆辎车。</p>
所谓辎车,就是战国时代,孙膑在齐所乘之车。</p>
一般为老人、妇女以及身有残疾的贵族男子所用,其他人一般不会乘坐辎车。</p>
汉家贵族们甚至宁愿乘坐只能站立扶车的小车,也不会乘坐这种辎车——哪怕辎车在舒适性与可靠性实际上远胜其他大部分马车。</p>
而在辎车左右,有着十余名策马骑士,紧紧护卫。</p>
甚至连辎车的车夫,也是身着紫衣,腰系玉佩,头戴进贤冠的士大夫。</p>
“老师,前方就是新丰境内了……”车夫恭敬的对着车帘后之人恭身说着,语气谦卑而恭敬。</p>
“哦……”车厢内传来一声苍老的低沉之音,一只枯瘦的,犹如藤蔓一般的手,掀起了车帘,露出了端坐其中的男人。</p>
他已经很老了。</p>
老到须发皆白,牙齿也差不多掉光了。</p>
老到身形枯瘦,仿佛油尽灯枯。</p>
以至于,不得不乘辎车出行。</p>
但是,每一个在他身边的人,皆以崇拜和敬仰的眼神看着他。</p>
仿佛,这个老人身上散发着无穷无尽的光与热,能令人不由自主的靠近和依从。</p>
“走!”老人轻轻吩咐:“去乡亭!”</p>
“诺!”车夫恭身而拜,继续驱车缓行。</p>
可以看得出来,车夫的驾车技术,已臻至巅峰,无论道路崎岖还是平坦,马车总能走在最合适的地方,最平坦的地方。</p>
车速不快不慢,刚好能让车厢不颠簸。</p>
很快马车就驶入了新丰境内。</p>
刚刚进入新丰,前方的情况,就让人耳目一新。</p>
田间地头,随处能看到矗立起来的木牌,木牌上用着隶书,写着一条条文字。</p>
老人端坐在车厢中,依靠在柔软的坐垫上,斜着头,看着那些木牌上的文字(这也是辎车的特征之一,在两侧设有车窗,可以看到外界)。</p>
这些文字,简单易懂,清晰可见,哪怕相隔数十步,哪怕老人视力已经大大减退,但依旧看的清楚。</p>
“一人不举,全家连坐……”</p>
“不养其子,国法不容……”</p>
一条条,让老人看的胆战心惊,在心里面暗道:“真是张蚩尤啊,其治如虎狼也!”</p>
这样赤裸裸的恐吓和威胁百姓,让老人心里实在有些不舒服。</p>
在他人生七十多年的认知与三观中,老人早已经坚定的认为,独有行仁政,施善政,与民为便,轻徭薄赋,方能治理好地方。</p>
对于百姓,当以劝诫和疏导为主。</p>
这也当是士大夫的职责。</p>
读书人读书人,读了先贤之书,明晓了先王之道,就该用先贤之义与先王之道,教化百姓。</p>
导民向善,风之以礼乐诗书。</p>
但很快,老人心里的那点点不快与不满意,立刻就烟消云散了。</p>
因为,他看到了在这秋日之中,本该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无数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p>
一块块土地,都被人整成了奇奇怪怪的条状土垄,土垄两侧,都有着深沟。</p>
有人驱赶着牛马,牵拉着一种奇怪的三脚农具,在田中穿梭。</p>
而在更远处的田中,一头头牛马,在农民的驱赶下,拉扯着一种奇怪的犁具,飞快的将土地翻耕。</p>
只是瞬息之间,牛马就拉着犁具走了十几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