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场康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中国贸易航线,1640四海扬帆,人生一场康波,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会议继续。接下来的重点是中国贸易。</p>
中国贸易实在是太过重要,林同文对此单独准备了一份资料。</p>
“自万历年,欧洲人深度介入东亚经济圈后,中国对外贸易大体可以分为四个体系。贸易的核心目标是获取白银,日本白银占大半,马尼拉大帆船带来的美洲白银占小半。</p>
第一个体系是由徽商、晋商、登莱商人占据优势地位,苏杭商人也有参与的北中国—登莱—渤海海峡—旅顺—辽东岛链—皮岛的中朝贸易。除了沿海的沙船,山东也能通过运河重镇临清获取南方商品。借助向朝鲜和日本两头称臣的对马藩渠道,这条贸易航线一直延伸到日本。也曾经是中国获取日本白银的一条渠道。</p>
东江镇的毛文龙能在几个弹丸小岛上养活军民数十万,海贸是他的生命线。东江镇也是少有的具备国际视野的明朝北方军人。当然,在明朝持续百年的边镇贸易背景下,皮岛国际市场上,也少不了来自建州的商品。”</p>
陈守序见军官们表情都有些茫然,明显对林同文提到的这些人名、地名一头雾水。他轻轻敲了敲桌子,“先生们,我们在东南亚建国,将来就少不了与中国这个亚洲的庞然大物打交道。贸易与船运部会不定期给大家提供一些翻译的资料,我希望各位回去能点功课,加深对中国的了解。”</p>
见陈守序示意,林同文继续道:</p>
“十年前的1631年,建州酋长皇太极曾写信给毛文龙死后的东江镇实际控制人刘爱塔的弟弟刘兴治,信里是这么写的,‘其缎金银,无有也罢,惟弓面、茶叶等杂项货,这边不出,那么得的,幸勿吝而换之。’</p>
刘兴治当然没有在明面上同意建州参与皮岛海贸。但作为回应,刘兴治将‘弓面二百付,茶叶一百斤,针五十裹,石青十二小口,金线八十缕’作为礼物赠送给了皇太极。这条北方航线在袁崇焕禁海后,影响力就大大下降了。袁崇焕死后有一定恢复,等到建州征服朝鲜,完全瘫痪。”</p>
“军队走私,不光是明朝,这在哪国都难以避免。我们应多站在当时环境的立场上去理解这个问题。“陈守序继续问道,“皮岛在北方,港口自然条件应该不好吧?”</p>
林同文:“是的,大人。虽然我没去过辽海,但听家里的老人说,皮岛每年从十月到三月要封冻断航五个月。”</p>
斯特林有些奇怪:“每年一小半时间都处于断航状态,这样的地方也能成为海贸中心?”</p>
林同文:“斯特林舰长,在亚洲的贸易中,港口自然条件未必是形成贸易中心的首选。历史惯性、海商人情往来和航路熟悉程度也许更加重要。与皮岛类似的还有漳州月港,月港也不是什么好港,却是中国海贸第一大窗口。”</p>
陈守序心下真有些佩服毛文龙,“这位毛都督的眼光很厉害吗,他看出因为中国船多选择近海航线,那他控制了旅顺和辽东岛链,实际上就卡住了北中国海贸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他又搞出类似于商业承兑汇票的东西,派人去山东、安徽招商引资。毛文龙身上具备的贸易意识和手段都很值得赞叹。”</p>
林同文道:“大人说的很对。皮岛之后,北中国就没有值得再提的海贸势力。</p>
陈守序:“你继续说琉球。”</p>
林同文:“琉球弹丸小岛能成为贸易中心,也是因为我们的船不行。与洋人的夹板船不同,亚洲本地的船在大海航行需要依靠岛链。琉球因其优异的地理位置,坐拥中国、日本和南洋的三角贸易之利。德川幕府成立后,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数次上书德川家康,力证贸易的重要之处。经过岛津家久不懈努力,德川家康于1609年允许了萨摩藩出兵。</p>
琉球在萨摩的军队面前毫无自保能力,被萨摩轻易征服。自此以后,琉球国王实际上就成为萨摩的藩臣。但萨摩藩始终没有取缔琉球王国这块牌子,他继续打着琉球的马甲向中国称臣,参与海上贸易。</p>
自日本锁国之后,琉球的地位愈发重要起来。只有荷兰和中国能与日本直接贸易,而中日航线,实际上又掌握在郑芝龙,尼古拉.一官手里。琉球因为其独特的政治面貌和日本实际控制的地位,成为另外一扇与日本交易的窗口,萨摩藩财政实依赖琉球甚多。”</p>
菲利普.爱德华:“像布宜诺斯艾利斯一般的走私港,我喜欢。”</p>
科蒂尼奥:“我也感觉琉球会有我们的机会,既然荷兰人与你们说的那位中国福建的将军垄断了对日贸易,那么位置不错的琉球我们或许可以利用一下。”</p>
陈守序道:“萨摩藩的问题,我们以后会专门研究,今天不细说了,请林部长继续。</p>
林同文:“第三是南中国的东洋航线。此时中国所谓的东洋虽然也包括日本和琉球,但更多的时候是指台湾、吕宋、苏禄、高乐、猫里务、网中礁岛、沙瑶、呐哔啴、班隘、美洛居、文莱11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台湾的热兰遮城,东洋航线大体上又有六条分航线,这六条航线的核心均是是菲律宾马尼拉。</p>
因为中菲直航的航线先要抵达台湾,沿台湾海岸线南下后在远海行驶,所以相当晚才开发出来。直到西班牙人抵达亚洲后,才有了中菲直航的航线。在此之前,如果从福建泉州去吕宋岛,得先向西,从广东、广西、越南、暹罗、北大年、马六甲、婆罗洲、苏禄,绕行整个南中国海才能抵达吕宋。”</p>
军官们都嗤了一声,“西班牙人。”骂归骂,西班牙人在探索新航线方面确实有些本事。</p>
“第四条是南中国的西洋航线。西洋航线是中国最传统,历史最悠久,最成熟的海上航线。汉书上就有西洋航线的记载,航线上国家众多、港口众多,都有可能会出现中国船。</p>
如今的西洋航线同样以漳州月港为起点,途径广东广州—澳门—广州湾—北部湾—郑主政权下的东京—广南阮主的会安—真腊—暹罗阿瑜陀耶—北大年—马六甲—巴达维亚。西洋航线因为航程长,在西洋航线上出没的中国船普遍大型化。前几年,去巴达维亚的移民船长达十余丈,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记录,最多的一船装了500多人。”</p>
陈守序见会场上有人听的打哈欠,敲敲桌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先生们,中国的西洋航线是我们立国的贸易根基所在,大家还是好好听一下。”</p>
陈守序这一提醒,大家纷纷坐直了身子,喝茶的喝茶,抽烟的抽烟,精神算是提起来一些。</p>
林同文继续讲解道:</p>
“因为荷兰人手上中国人最感兴趣的硬通货白银没有西班牙人多,西洋航线的商船数量也不如东洋航线多。在朝廷对海贸还有控制力的时候,最初控制两洋船引保持同等数量,各为每年44艘。所以就有商人向明朝月港督饷馆以航向西洋为目的地骗到船引,出海就调头航向马尼拉。”</p>
科林伍德好奇了,“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每年才88艘戎克船,这数量够吗?”</p>
陈守序有些不屑,“88艘算是皇帝开恩了,以前他们还禁海,不允许任何贸易。”</p>
禁海对这些欧洲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海贸的利润如此之高,欧洲国家都是削尖脑袋往里钻,为此不惜血战几场。中国这般主动禁海的,真是让人难以理解。</p>
陈守序道:“中国太大了。海贸也许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不可或缺的。“</p>
林同文:“大人说的对。朝廷后来重新开海,是因为无数中国海商海盗与欧洲战舰一起与明朝血战数十年的结果。家祖就曾是其中一员。“</p>
陈守序:“也算是大炮轰开国门吧。不过这次主要还是是自己人轰开的。中国的国策选择不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重点。不谈了,林部长你继续。”</p>
林同文翻到下一页,“科林伍德大人说的其实没错。88张船引肯定是不够的,中国后来陆续增加了一些港口的船引,最后达到了210张。船引不能反应全部,我们整理的资料上的船引目的地只是供大家参考。随着朝廷近些年战争局面的恶化,现在船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在前几年的高峰期,中国每年都会派出千艘海船。”</p>
菲利普.爱德华:“中国这么大的国家,1000艘才算是比较合理的数字。官方限制100来艘的规模,换我也走私,而且谁挡我财路我就打谁。”</p>
林同文:“中国的海贸有个问题,除了少数北方和广东的航线,中国现在对外海上贸易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他垄断了漳州月港。”</p>
斯特林若有所思:“尼古拉.一官,也就是你们说的郑芝龙。这位明朝的福建将军的海军看上去并不强大,虽然他有很多戎克船,但在外海他并没有多强的战斗力。”</p>
霍尔雷恩道:“即便荷兰人全力以赴,就算能一时击败他的舰队,难道还能登陆占领福州吗?郑芝龙还有陆军。”</p>
陈守序笑了,“这位飞黄将军曾经也是一位大海盗啊。你们看,他把自己位置摆的很正。海军比他强的,奈何不了他的陆军。朝廷陆军比他强,海上又会被他暴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