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机器人的“涌现”效应
乌鸦一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3章 机器人的“涌现”效应,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乌鸦一号,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网友到专业人士们都惊呆了。</p>
像百度、阿里、华为这些科技大厂投入的都是千亿规模的资金去搞无人驾驶,像蔚小理这些新能源车企同样氪重金投入到无人驾驶赛道中去。</p>
前者寄希望于做服务商,后者寄希望于给自己的新能源车赋能。</p>
现在突然从天而降一套掌法,告诉你们这帮人搞的技术路线,无论是激光雷达也好,还是摄像头也好,都是错的,机器人才是王道。</p>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练武术,我练九阳真经,你练辟邪剑法,突然冒出个人,他练的是仙术,一招就把所有人给打趴下了一样。</p>
这是大家所绝对不能接受的。</p>
从申海到燕京,从加利福尼亚州到华盛顿,但凡和无人驾驶沾点边的公司都在开会。</p>
我们要怎么办,之前的计划是否还应该继续,之前的投入是否还该继续投入。</p>
投入吧,L4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搞定,别人的L4已经在城市里跑了,还是申海如此复杂的路段。</p>
不投入也跟在陈元光背后搞机器人的技术路线,问题是大家现在都不清楚对方是怎么做到的。</p>
说白了,机器人无非就是眼睛处有两个摄像头,本质上还不是机器视觉方案吗?</p>
可都是机器视觉,陈元光主导的无人驾驶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加机器人这一环?</p>
无数研发人员把陈元光最近一次接受央妈的采访翻来覆去地看,从陈元光所说这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他们绝不信仅仅只是为了装逼而增加的机器人。</p>
在上午这辆捷达刚开始跑的时候,从业人员们实在不相信,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也就是说看上去是机器人在开,实际上跟萝卜快跑的一些无人驾驶一样,背后有人在操作。</p>
后来随着观察视频越来越多,这个可能性被排除了,因为捷达没有经过改造。</p>
又有人提出,光神去瑞典不是要机器人替身么?这会不会是机器人替身,背后实际上还是人在开。</p>
这个传闻没多久就被滴滴给否了。</p>
“我们确定现在正在申海市内运行的车牌号为沪A****的白色捷达,是机器人在进行无人驾驶,后台没有任何真人干预。</p>
该白色捷达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超过5万公里的实路测试,期间从未出现过交通事故,该机器人经过滴滴内部技术团队观测,除了常见接送客人外,还能完成加油等常规操作。”</p>
滴滴官方都出来说了,大家逐渐认识到,真是机器人在开车。</p>
“我在某大厂搞无人驾驶,我们整个团队都懵逼了,昨天看到新闻的时候,我们以为马斯克是在开玩笑。</p>
今天早上看到抖音的时候还抱有幻想,认为是特效。</p>
等到那辆白色捷达满大街跑的时候,我问了下所有搞无人驾驶的组心态都崩了,你们能想象吗?现在连普通人驾驶汽车都越来越依赖辅助驾驶功能,一个机器人开着辆破捷达就在申海到处乱跑。</p>
没有辅助驾驶,没有激光雷达,有没有卫星我不知道,但它已经颠覆了我们所有从业人员的认知、马斯克提到的东大的那个组我们也知道,那教授叫河原塚健人对吧。</p>
大家可能会觉得东大在搞这个技术路线,所以这是有可能的,光神不过是在东大这个团队现有技术路线上发扬光大罢了。</p>
我想告诉你们,东大这个团队主业压根就不是无人驾驶,他们的机器人更像是玩具,在我们业内看来就离实用用十万八千里来形容都少了。</p>
简单介绍一下河原塚健人的项目,他们除了开车机器人还做烹饪机器人。他的目标是做一个通用型机器人,能够像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保姆一样,帮你做很多事情。因此开车只是这些众多技能中的一项。</p>
而且他只是一个助理教授,现在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去了。</p>
他搞的这个机器人只能在特定环境里,速度只能开到5km/h,而光神搞出来的这个机器人,他几乎是按照时速的上限在申海市内狂飙。</p>
之前他的这个机器人,说当成笑话看有点过了,但绝对没有谁真正意义上重视过这条技术路线,而且我也绝对不信光神是因为受到他的启发才做的这个项目。</p>
最后现在所有人都在等消息,到底是什么技术路线,我们后续要怎么做,根据我最新的消息,雷总应该去打探去了,大家等着吧。</p>
我们内部交流群都说,这辆白色捷达在申海市内开得越久,大家的心态就越爆炸。”</p>
还没等到中午,大把的人想要体验这辆号称是第一台机器人开着上路的捷达。</p>
有蹭热度的网红,也有从业人员。</p>
才短短半天时间,咸鱼上就已经有黄牛开始卖白色捷达门票了。</p>
“老板,咸鱼上有黄牛在卖白色捷达的门票。”</p>
“什么?白色捷达?光神搞出来的那辆机器人驾驶的白色捷达么?”这也能卖?蔚来自动驾驶团队的负责人在听到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什么神通广大的黄牛。</p>
“没错,就是那辆。”</p>
“怎么卖?”他无比好奇,他们怎么能卖。</p>
“我们先预定,预定好希望上车的地方,然后他们在打车过程中会选择我们希望上车的地方作为途经点,然后当捷达到了途经点之后,我们上车就好了。”</p>
“可他们怎么保证一定能打到呢?”</p>
“所以是先预约,他们内部肯定有很多台手机,然后好像在交通管理部门有内部信息,能够获得该捷达最近所在位置,他们就会同时在白色捷达所在位置周边饱和式下单。</p>
最后总有下单成功的。</p>
至于下单成功,但是人还没到怎么办,只要你愿意给钱,滴滴是有超时等待费的,最多能等你三个小时。</p>
这么长的时间绰绰有余。</p>
那个黄牛给我看了他们的成功订单,他们已经成功了一单。”</p>
黄牛的操作不得不让他感慨,蛇有蛇路鼠有鼠路,黄牛的嗅觉就是灵敏。</p>
“多少钱?”</p>
“5万rmb,他的说法是需要多台手机饱和时下单,还不一定能保证成功率,所以收费会很高。”</p>
“给吧,这点钱公司报销。”</p>
对个人来说,这个钱很贵,对公司或者网红来说,这个钱并不是不能承受的。</p>
滴滴车司机则很绝望,萝卜快跑来抢生意,机器人也来抢生意,一时间觉得自己简直就是食物链的最底层。</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