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你说这不巧了嘛
东门喝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3章 你说这不巧了嘛,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东门喝茶,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来,喝杯茶润润嗓子,万事好商量。”</p>
周主任看了杨红利一眼,没好气道:“你小子是站着说话不腰疼。</p>
要是能好好说,我至于吗我!”</p>
杨红利笑道:“那您也不该生气。</p>
以您的本事,什么事搞不定?</p>
当年富士康就是您引荐过来的,那时好几个省的代表你去争这个名额。</p>
不管政策优惠,还是官方支持,又或者福利供应,咱们豫省都不是最好的。</p>
可即便如此,您依旧凭借自己卓绝的智慧,和强大的个人魅力,让富士康落地中州。</p>
富士康建成后,直接解决了豫省近十万人的就业问题,间接提高了上百万人的福利待遇。</p>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您,现在的中州经济起码倒退五年!”</p>
杨红利说的是实话。</p>
引进富士康的确是周主任一力促成,当时对方还是个普通小科员。</p>
正因为这件事直接连升三级,据说明年还能更进一步。</p>
因此在杨红利看来,做到周主任这一步,已经注定了以后的平步青云。</p>
他应该为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稳如老狗才对。</p>
谁知周主任不听他的话还好,一听瞬间更生气了:“别提富士康,我现在最烦的就是他们。</p>
就在刚才,富士康中州分厂的厂长找到我,说他们打算搬迁。”</p>
“搬迁?”杨红利一脸茫然,“搬到哪?”</p>
他真的呆住了。</p>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富士康当初选择中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p>
这里不仅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还是全国的交通枢纽。</p>
周主任能说动富士康高层,凭的就是这个。</p>
如果富士康想在其他地方建分厂,杨红利并不会奇怪。</p>
和对方竟然要搬迁……他是真的想不通。</p>
周主任黑着脸道:“还能搬到哪?印度呗!”</p>
杨红利眼皮一跳,他瞬间明白了对方这么做的意图。</p>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重要的成本就是人工。</p>
以前华国穷的时候,大家对工资的要求并不高。</p>
一个月一两千,做梦都能笑醒。</p>
但现在不一样了,六千块钱都没人愿意干。</p>
就算把工资开到八千,依旧有人张大嘴巴喊累。</p>
杨红利去过富士康的招工现场,那里经常排着五十米的长队。</p>
这个队伍不是来应聘工作的,而是来辞职的。</p>
没错,富士康每天都有大量的人辞职。</p>
虽然辞职理由并不相同,但工资待遇不理想,绝对占很大一项。</p>
只是……</p>
他问周主任:“富士康搬到印度未必就更好吧?</p>
虽然印度那边的人工的确低了不少,但众所周知,印度人也是出了名的懒。</p>
想让他们老老实实干活,难度不是一般大。”</p>
这点杨红利倒没有瞎说,印度人的懒惰是出了名的,网上经常能刷到。</p>
至于原因,也不是国人对印度有偏见,而是因为地理环境。</p>
印度位于赤道地区,那里拥有着广阔无垠的平原。</p>
不仅土地肥沃,而且种的庄稼都是一年三熟。</p>
在华国,比如中州地区,一亩地可以收获六百公斤的冬小麦,和六百公斤的玉米,一共一千两百公斤。</p>
这放在全国都是佼佼者,甚至被誉为国人最大的粮仓。</p>
原因就是中州东部全是平原,加上很少有自然灾害,基本可以保证产量。</p>
北边的东三省虽然同样有广阔的平原,但由于天气寒冷,只能一年一熟。</p>
南方倒是热一点,但南方不是山就是水,并不适合耕种。</p>
这也是古代的王侯将相,动不动就要逐鹿中原,问鼎中原的原因。</p>
在农耕时代,中原地区实在太得天独厚了。</p>
可即使是中州,依旧无法和印度相比。</p>
印度那边的土地,随便撒点粮食在上面,什么都不用管,都能有不错的收获。</p>
如果精耕细作,加上一年三熟,产量比中州这边差不多能高出一倍。</p>
所以印度人在祖先还是原始人时,就不愁吃喝。</p>
当然,不认真种地有时候的确会挨饿。</p>
但最多也就是把一天三顿改成一天两顿,而且饿一饿还能减肥。</p>
哪像华国,每当一个封建王朝到达末期,都会饿殍千里,尸横遍野,简直是人间地狱。</p>
正因为此,华国人从骨子里就是勤奋的。</p>
尤其是种地,已经刻到了骨子里面。</p>
现在从种地变成拧螺丝,同样也是一把好手。</p>
至于印度,指望那帮把种子随便往地里一撒,就饿不着的人干活,简直就是开玩笑。</p>
周主任无奈摊摊手:“我也是这么和他们说的,可关键是对方根本不听。</p>
而且……”</p>
他眉头紧皱:“富士康已经在印度建了一家电子厂,反响还不错。</p>
印度人的懒惰现象的确存在,但只要给予一定的工作激励,很多人都能适应那种工作节奏。</p>
毕竟什么地方都有穷人,一个人都要饿死了,肯定会努力工作挣饭钱,那还顾得上偷懒?”</p>
杨红利不说话。</p>
关于印度的民风问题,他也是道听途说,具体怎么样并未见过,也不好过于武断。</p>
周主任要经过刚才的情绪发泄,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已经好了不少。</p>
他突然叹了口气:“既然要走,那就走吧!</p>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能有什么办法?</p>
就是可惜了那么大的一个厂子,以后恐怕就得荒废了。”</p>
杨红利突然心中一动,随即声音有些兴奋:“周主任,你说富士康搬走后,厂子他们就不要了?”</p>
“废话,地是咱们的地,厂房都是他们帮他们建的。</p>
至于里面的设备,设备的确是他们的。</p>
不过这些设备用了那么多年,大部分已经老化,根本不值什么钱。</p>
等等,我说你小子这么高兴干什么?幸灾乐祸是不是?”</p>
杨红利连忙道:“不是,您误会了。</p>
刚才有个姓郭的人找到我,他想在中州建电子厂,被我回绝了。</p>
毕竟有富士康的合同在,这是不被允许的。</p>
现在既然富士康要搬走,刚好可以让他接手。”</p>
周主任抬起头:“找人接手,你没发烧吧?</p>
知不知道富士康有多大?那块地皮又值多少钱?</p>
一般人别说接手,连地皮他都买不起。”</p>
“对方前期计划投资三千亿,后面如果发展顺利,还会继续追加。”</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