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4章 就业就是选票,大时代之巅,荒野悲歌,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2月17日,谈判达成!
紫微星国际和汉莎航空达成了协议,完成了对其IT基础设施部的交易。
主要就是三大条款。
一,成交价12.5亿美元,现金支付。一共分为5期,第1期在本月之前的2.5亿美元,剩下的10亿美元在未来两年里分为4期支付,每半年支付2.5亿美元。
二,不能大规模裁员。
三,汉莎航空所需要的所有基础设施服务都外包给紫微星国际,为期5年时间。
签署合约之后,当天就可以对外公布消息,然后马上运作,20号之前通过德国相关部门的审批,本月之前通过欧盟的审批。
当晚,汉莎举办了一场低调却盛大的酒会。
感觉汉莎航空的董事长沃尔夫冈·麦亚胡伯比周不器还高兴呢,端着啤酒,春风得意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
周不器也心中吐槽。
别的地方的类似应酬,基本都是喝红酒,这帮德国佬可真是奇葩,大家一起喝啤酒,就好像啤酒是他们的国家形象似的。
不过,在商业合作方面,周不器一向是很有诚意的,而且他也有一种助人为乐的品质,“这次合作,汉莎这边的财务困境应该能解决一些吧?”
现在交易都达成了,麦亚胡伯先生也就不需要过多隐瞒了,实话实说:“预计每年可以节约7000万美元的开销。”
周不器瞥他一眼,“只能救急吧?”
麦亚胡伯稍显沉默,这个话题不好多说,走漏了消息会影响到公司的股价和员工的信心。
周不器很有诚意地说:“时代已经变了,过去二三十年,球化的经济没发展起来,信息闭塞、经济阻隔,汉莎的这套模式还能做起来。现在不行了,在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经济和球化竞争面前,国企的性质就注定汉莎以后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危机。”
麦亚胡伯深以为然,“以前的航空公司投资太大,欧洲这边基本都是以国企为主。可是过去这十几年,市场经济发展得太快,航空业的商业模式也变了。从订购制变为了租赁制,以至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营航空。”
早些年的航空业,都是航空公司从飞机制造厂那里买飞机,比如一次性订购200架、300架飞机,要花费几百亿美元。
这么大一笔钱,民间资本根本出不起。
所以欧洲这边早些年的航空公司基本都是国企,由国家出钱来买飞机。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航空公司不需要斥资几百亿美元去买飞机了,而是学习美国那一套,玩起了租赁制。
就是航空公司从飞机中介那里租赁飞机,给予一定的租赁费和收入分成。
这样一来,航空公司就从超级重资产变为轻中量级的公司了,越来越多的民营航空就出现了。然后,欧洲这边的国营航空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倒闭。
其实就是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中介公司各取所需,是一场资本和业务的交融。
航空公司有专业能力,飞机租赁公司有雄厚的资金。双方一拍即合,赚了钱了按比例分成。港府的李超人就发现这是一门极好的生意,就收购过一家飞机租赁公司,弄了几十架飞机玩这种中介的生意。
什么也不用干,买一批飞机,然后租给航空公司,每年坐地分钱,稳稳地“收税”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