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章 承恩(III),将府有贼,陶漪,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的眼睛顿时一亮。
同是《滴水恩》这本戏里的名段,‘叹囚衣’须要大青衣唱满整场,而‘涌泉报’则刚好相反,是由大官生来挑大梁,青衣只在旁配戏。
何榆啜一口茶:“若是傅姑娘回来最好,若回不来……到时只能临时找人替下。”
“明白!”小六点点头,他拿着戏折子刚想走,又被何榆叫住了。
“府衙那边有没有消息?”
“只说是在查。”小六一五一十道:
“查到琼英姑娘那日去过宝华楼用午饭,之后人便不知所踪了,压根就没到瑞蚨祥去。她之前在瑞蚨祥定下的两套衣裳也一直没去取。”
他顿了顿:“府衙那边的意思是……不太好查。”
从宝华楼到瑞蚨祥这段路,经过好几条巷子,又有几处岔路,想要都摸清楚,确实不那么容易。
“最近这平津城,出的事儿可不少。”小六撇撇嘴:“我看府衙那帮人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
府衙内厅。
“周年兄,你尝尝这白沙绿茶,可还是旧时味道?”
周志萍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心中感慨万千:“难得凡林还记得。没想到你我上次一别,再见已是四年之后。”
庞凡林亦是感慨:“是啊。我这次回平津,真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怎么样?”周志萍微微探身:“凡林在郢川过的可还习惯?”
庞凡林自小在平津长大,之后亦在平津为官。他与周志萍同年登科,两人交情匪浅。四年前,庞凡林因陈平复的文祸案受牵连,被贬官至郢川。
郢川几乎在大梁最东南面,风土与平津迥然不同,且那里是郢王骆长淮的地盘,朝廷派去的官员处境尴尬。朝廷的政令难以推行,郢王的话却又不敢不听,说是日日坐在官位上受夹板气也不为过。
庞凡林苦笑着叹了口气:“周年兄觉得呢?”
话止于此,心照不宣。
周志萍自是知道他的处境。事实上,之前朝廷派到郢川的几任知州,都在这个位置上坐不久,甚至还有一位,只待了三个月便直接辞官不干了。
“真是难为你了。”周志萍点点头。
若是以前,说不定他还没有这般感慨,但现在……他觉得自己感同身受。
庞凡林抬起眼帘,显是捕捉到了周志萍面上一闪而过的愁闷之色。
“周年兄在这平津府尹的位置上,春风得意,着实令人艳羡。”他呷了口茶。
“唉——”周志萍摇摇头。
还艳羡呢,这位置,就是个烫手山芋!
“凡林久未回平津,怕是对有些事情不甚了解。”周志萍意味深长。
天子脚下,偏偏又不太平。
这大半年里,平津城怪案频发,皇帝显然已经对他很不满,许多原本应该由府衙负责的案件,都会莫名其妙被刑部越权插上一脚。
表面上说是“协理”,实则就是来监察府衙办案。若是被抓住了什么把柄……他这“令人艳羡”的位置坐不坐得下去……
还得两说!
见周志萍面色不虞,庞凡林啜了口茶,岔开话题。
两人同在朝中为官,虽然一个天南一个地北,但话题兜兜绕绕,总避不开朝堂这一亩三分地。说着说着,便讨论起颇受新帝倚重的几位朝中新贵。
“沈初的儿子也是争气。”庞凡林捋捋胡须:“在梁洲一战成名,不愧是将门虎子。”
周志萍亦随之点点头,表示赞同。
忽而,他想起了什么。
“讲到这个,我还想起来一件离谱的事。”
“哦?”庞凡林似乎很感兴趣:“愿闻其详。”
“程端程大人。”周志萍说出这个名字,不自觉地咬了咬后槽牙:“从我这府衙牢里,寻着了沈初丢失多年的女儿。”
“这倒是桩奇事。”庞凡林不禁笑道:“那沈府岂不是要多谢周年兄?”
“不是谢我,而是要谢谢程大人。”周志萍面上笑得僵硬:“这人,可是程大人晚上去花楼喝酒,半道上抓的鸿陆驿站盗画嫌犯。”
“鸿陆驿站盗画嫌犯?”庞凡林放下茶杯,眉梢一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